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文武百官闻言,皆面露恍然——这般安排既给了丞相主审之权,又没架空刑部、大理寺,三方制衡,面面俱到,确实无懈可击。
先前争执的两派官员互望一眼,再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纷纷躬身奏道:“陛下圣明!”
孙幽古闻言,连忙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英明!
此案既已定下主审、陪审、复审之制,便应当昭告天下,将审案规制、各方权责一一列明,断无让人背后非议朝堂不公之举!”
沈思耀亦上前一步,连连颔首:“对对对!
丞相所言极是!
陛下此举本就兼顾公正与规矩,昭告天下既能安民心,又能杜绝奸人妄加揣测,此事当办!”
他说着,转头望向皇帝身旁的张贵祥,语气带着几分征询:“张伴伴,你以为呢?”
张贵祥连忙点头,躬身道:“沈学士所言有理,昭告天下确是稳妥之举。”
皇帝向昚见状,大手一挥,朗声道:“好!
既然众卿都这么说,那就拟一道诏书,颁于天下,让百姓皆知朕的决断!”
“陛下,不如现在就写!”
沈思耀上前一步,眼中透着几分急切,“臣身为翰林学士,愿当即草拟诏书,确保言辞严谨、规制分明,今日便交由陛下审阅用印,早日颁行!”
诏书贴在洛京城外的告示栏上,红绸裹着木牌,墨迹淋漓,瞬间围拢了黑压压一片老百姓。
“快瞧快瞧!
齐王那诗案,陛下终是定了主审!”
一个挑着菜担的老汉踮着脚,指着“丞相孙幽古主审”
几个大字,嗓门亮得很。
旁边卖炊饼的武大郎擦了擦手,凑上前道:“孙丞相啊!
那可是个清官!
去年洛河发水,就是他带着官粮亲赴灾区,一碗粥都要亲自尝过才让百姓喝,有他审案,齐王怕是能沉冤得雪!”
“可别这么说!”
一个穿短打的货郎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那钱尚书也不是好惹的,前日我送货到吏部,听闻他私下买通了不少官员,都说齐王的诗是‘反诗’,这案子水深着呢!”
人群里,几个穿儒衫的读书人挤在前面,看得面色涨红。
一个青衫书生猛地攥紧拳头,愤愤道:“简直荒谬!
写诗言志,本是圣人所倡,昔年屈原作《离骚》抒愤,孔子删《诗》存三百,哪朝哪代见过写诗也要治罪的?这钱为业分明是构陷忠良!”
“就是!”
另一个戴方巾的书生接话,声音都发颤,“齐王诗里写‘何日清寰宇,挥戈斩棘丛’,那是忧国忧民的抱负,到了钱为业嘴里,竟成了‘心怀异志’!
照此说来,我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往后岂敢提笔?”
围观的老百姓也跟着议论起来,一个老妇人抹了抹眼角:“齐王殿下去年还开仓放粮,救了我们这些饥民,他怎会谋反?定是那钱尚书嫉妒,故意找茬!”
“可不是嘛!”
一个赶车的车夫甩了甩鞭子,“听说柳侍郎就是为了替齐王辩解,被钱尚书逼得当庭吐血而亡!
这钱贼,心也太黑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有骂钱为业奸佞的,有赞孙丞相公正的,还有读书人捧着书册,在告示栏前高声吟诵齐王的诗,引得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写诗无罪”
的呼声,竟盖过了街市的喧嚣。
高玉明脸上抹着灰,穿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衫,头发乱糟糟地用一根草绳束着,活像个沿街乞讨的流浪汉。
他缩着脖子,借着人群的掩护,偷偷瞄着告示栏上的诏书,看到“丞相孙幽古主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