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十三回 民谣惊殿揭苛吏影 诗笺藏讽触龙颜(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孙幽古这才抬眼,语气淡得像殿外的冬风:“吏部选官有规制,台谏查案有流程,齐王忧民生也在理——三者皆有依据,本相何必多言?倒是诸位,与其争着让本相定调,不如先想想,查清民谣是为安百姓,还是为驳圣谕?想明白了,便知该怎么做。”

钱为业垂在袖中的手悄悄攥紧,指尖掐着袍角暗叹:“这齐王明着不驳吏部,实则拿‘民谣根源’做文章,倒要看你能搅动多少风浪!”

他抬眼扫过殿内争执的官员,又想起杜之贵临行前那柄招摇的万民伞——听说还被人传进了洛京,心头顿时添了几分烦躁,暗自嘀咕:“杜之贵啊杜之贵!

老夫费尽心机帮你谋得扬州刺史,你就不能低调些?偏要弄什么万民伞惹眼,如今被齐王抓着民谣不放,真是不让我省心!”

嘴上却依旧端着吏部尚书的沉稳,对着齐王躬身道:“殿下忧民生之心,臣自然明白。

只是杜之贵已赴任扬州,若仅凭民谣便派人追查,恐扰地方政务。

不如等巡按御史例行巡查时,顺带核查城阳旧事,既不违规制,也能给百姓一个交代,殿下以为如何?”

汪康年攥着朝服下摆的手都泛了白,指节因用力而发紧——他站在齐王身后半步远,清楚看见钱为业话里藏的“软刀子”

:提“巡按例行核查”

,看似给了台阶,实则是把“查民谣”

的事往后拖,等杜之贵在扬州站稳脚跟,旧事自然会被冲淡。

可他半句都不敢多言。

他只是齐王幕僚,若此刻跳出来替齐王辩驳,说“例行巡查太慢,恐失民心”

,定会被人扣上“幕僚干政”

的帽子,到时候不仅帮不了齐王,反倒会让对手抓住把柄,说齐王“指使下属搅乱朝堂”

,真要把齐王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他只能悄悄抬眼,用余光瞥向齐王,见自家殿下依旧神色沉稳,才稍稍松了口气——今日齐王出头,本就不是要直接弹劾杜之贵,而是借着“查民谣”

的由头,把水搅浑,让钱为业和孙幽古没法全然置身事外。

至于后续如何,殿下心里,定是早有盘算。

齐王望着殿内各怀心思的众人,绯色亲王袍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嘴角反倒勾起抹浅淡笑意:“看来各位大人都觉得,杜之贵是治世能臣,城阳民谣不过是百姓随口抱怨?”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本王虽关心民生,却也不是口出狂言、无凭无据之人。”

说罢抬手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纸册,指尖捏着纸页边角轻轻展开,“这是本王派亲信去城阳暗访半月,记下的百姓证词——徐氏、李氏等二十余户人家,皆是杜之贵在任时的亲历者,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他这三年究竟是‘拓漕兴商’,还是‘苛敛扰民’。”

纸册被内侍呈到御案前,向昚伸手翻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字迹:“杜太守拓漕渠,强征农户劳力,不给粮饷,吾儿累晕在渠边”

“漕粮岁增三成,是加倍收粮,去年冬月,家中存粮全被征走,靠挖野菜度日”

“商户需缴‘护航费’,不交便扣货物,城西张记绸缎庄因此倒闭”

……桩桩件件,都与“能臣”

之名截然相反。

齐王目光扫过脸色骤变的钱为业,声音愈发沉稳:“这些百姓不敢在杜之贵任时声张,如今他走了,才敢吐实情。

本王并非要驳吏部选官之规,只是想问一句——这样的‘政绩’,真配得上扬州刺史之位?真能让江淮百姓安心?”

钱为业先是低笑两声,紫袍袖口随抬手动作轻晃,刻意压下心头的慌,面上依旧端着沉稳:“王爷说笑了!

您这‘证词’来得蹊跷——杜之贵离城阳不过月余,这些百姓早不吐实情、晚不吐实情,偏等王爷派人去了才开口,难保不是有人暗中挑唆,故意抹黑!”

他上前半步,指尖点了点御案上的纸册:“再说,拓漕渠征劳力,是为了全郡民生,事后也免了当年的赋税;漕粮增收,是因为去年年成好,多缴的粮是为了备荒;至于‘护航费’,不过是商户间的流言——这些事,吏部考课时都有卷宗佐证,怎会是王爷说的‘苛敛扰民’?”

这番话看似有条有理,实则全是模糊说辞:“免赋税”

没提免了多少、是否真落到百姓头上,“备荒粮”

没说粮囤在哪,“流言”

更是直接否定证词。

可一旁的周宝奎等人立马附和:“钱大人说得是!

百姓不懂政务,难免听风就是雨,哪比得上吏部卷宗详实!”

一时间,倒真有几分“证词不可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球每月一个新规则重生宠婚撩人斗罗之圣剑使快穿之愚姐不好惹仓库寻宝,开局捐回十二兽首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帝王宠之萌后无双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穿成三个反派崽崽的锦鲤娘在忍界运营FGO女皇陛下的掌中娇(gl)萨尔桑娜我在平行世界打副本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我是神话创世主新婚夜:植物人老公竟然是京城首富嫁金钗霍三爷,宠妻请克制学神的文娱开花女主她儿媳喵系帝少和薄荷管家的生存游戏我有个大侠梦清穿之平行世界的皇妃太子宠婢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