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忽然明白,这便是权力带来的不同。
心头一热,不自觉地往王世烈身侧靠了靠,抬手轻轻挽住他的胳膊,指尖攥着他衣袖的料子,仿佛这样就能稳住心头的慌乱。
王世烈感受到臂间的力道,侧头看了眼张翠喜泛红的耳尖,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随即转头对众人抬手虚扶:“诸位不必多礼,杜太守的宴席才是正题,先进府吧。”
说罢,他自然地带着张翠喜往里走,衣摆扫过台阶时,还悄悄放慢了脚步,好让她能跟上自己的节奏。
杜之贵引着王世烈往正厅主位走,红木太师椅上铺着暗纹锦垫,他亲自伸手拂了拂椅面,满脸堆笑:“侯爷,您快请上坐!
这位置,也就您配坐。”
转头又对张翠喜温声道,“张姑娘,您跟夫人们去那边上首席,杜夫人已给您留了最好的位置,保管视野敞亮,看戏清楚。”
张翠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女眷席那边摆着一张梨花木圆桌,杜夫人正笑着招手,便轻声应道:“好的,多谢太守大人。”
说罢便提着裙角,跟着杜夫人往女眷席走,路过官员席时,还能听见身后传来的奉承声,隐约是夸她“识大体、懂规矩”
。
待众人依次落座,周启元轻咳一声,对堂下戏班扬声道:“开戏!”
锣鼓声当即响起,戏台上的帷幕缓缓拉开,伶人们身着戏服登场,水袖翻飞间,戏文便唱了起来——正是那出《锦袍梦》。
戏里的书生身着青衫登场,从举孝廉得个九品小官,到历任县丞、通判,最后熬到太守之位,其间遭人陷害、得贵人相助的情节跌宕起伏,连女眷席上都不时传来低低的惊叹。
待演到书生任太守后,年年吏部考评得“优”
,众官员纷纷拍手叫好,杜之贵更是笑得眼睛都眯了,转头对王世烈道:“侯爷您看,这戏里的太守,多勤勉!”
王世烈指尖捻着茶盏盖,轻轻撇去浮沫,眼底却没什么笑意,只淡淡道:“太守大人,这《锦袍梦》确实是出好戏。
尤其是那太守,年年考评第一,在其位谋其政,确实不易,这般‘难得’的官员,放眼天下也少见啊。”
话里的“难得”
二字,被他说得格外轻,却带着几分说不清的意味。
杜之贵没听出弦外之音,还以为王世烈在夸戏,连忙接话:“侯爷说得是!
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添了几分感慨,“此人虽有心做事,可您不觉得,他如今虽坐了太守之位,却似深陷泥沼,好多事都身不由己,难啊!”
王世烈抬眼扫了他一眼,见他一脸“感同身受”
的模样,嘴角勾了勾,却没再答话,只转头继续看戏。
张翠喜坐在女眷席上,虽看着戏台上的热闹,却只觉戏文里的“考评”
“仕途”
离自己太远,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于她而言就像听天书,只偶尔能听懂几句唱词里的“思乡”
“报国”
,其余的都云山雾罩,只能跟着夫人们的笑声,偶尔附和着拍两下手,目光却忍不住往王世烈那边瞟,见他神色淡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戏台上的丝竹声陡然收了半拍,那白面书生抱着一卷书简登场时,青衫下摆还沾着泥点,眉眼间虽有俊气,却满是郁结。
他站在虚拟的太守府衙前,清了清嗓子便吟出段歌谣,字句里藏着对“朱门酒肉”
的暗讽,听得台下官员们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连杯盏碰撞的声响都轻了几分。
张翠喜捏着绢帕的指尖猛地收紧,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这书生编歌谣讽人的模样,竟让她瞬间想起前日清晨在驿馆外听见的儿歌!
那日孩童们唱着“银筷夹得珍馐味,百姓饥寒谁管偿”
,调子浅白却扎耳,此刻戏里的歌谣虽没提王侯,可这份“借曲说事儿”
的路数,竟让她莫名慌了神。
她下意识抬眼望向王世烈,却见他仍支着下颌倚在椅上,目光落在戏台的方向,指尖还漫不经心地转着茶盏,半点没留意到她这边的异样。
倒是身旁的杜夫人凑过来,笑着低声道:“姑娘也觉得这书生不知好歹吧?太守待百姓够宽厚了,他倒编些浑话博眼球。”
张翠喜勉强扯了扯嘴角,没敢接话,目光又落回了王世烈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