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周侍郎这话在理!
饮酒壮行,方能显我等心意,侯爷,你可不会拒绝吧?”
王世烈忙拱手笑着应道:“哪里敢!
哪里敢!
诸位大人盛情相邀,我怎敢不从?理当举杯为敬!”
他转头对身后的侍从扬声道,“快!
别只取三杯,每位大人都备上一杯,今日咱们共饮这杯壮行酒!”
酒杯刚在晨光里撞出清脆的响,忽闻远处传来震天的鼓乐声——编钟浑厚、箫管清亮,层层叠叠顺着风卷来,文武百官手里的酒杯猛地一顿,皆下意识回头望向朝奉门入口,脸上满是诧异。
只见红毯从门外一路铺到阶前,两侧禁军手持长戟、铠甲鲜明,腰杆挺得笔直;八个内侍抬着明黄色的凤辇缓缓行来,辇上绣着的金线凤凰随着步伐轻晃,缀在辇角的珍珠串子垂落下来,每动一下都洒出细碎的光。
凤辇前后,宫女们捧着香炉、拂尘,脚步轻缓如蝶,连衣袂摩擦的声响都透着规整的仪仗感。
“太后驾到——!”
随着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凤辇稳稳停在阶下。
文武百官瞬间乱了阵脚,忙将酒杯塞给侍从,齐刷刷撩袍跪地,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臣等恭请太后圣安!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凤辇上的锦帘被宫女轻轻掀开,皇太后扶着大太监秦怀意的手,踩着铺好的锦垫缓缓下辇。
她身着绣金凤的深青色褙子,领口袖口滚着一圈紫貂绒,头上的点翠珠钗随着动作轻晃,每一步都走得沉稳端庄,连垂在身侧的手,指尖都保持着规整的弧度。
她目光扫过跪地的百官,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诸臣公请起。”
待众人起身垂首站定,她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看这阵仗,你们是来送桂宁侯出巡的?”
“太后圣明!”
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比方才更显恭敬。
皇太后微微颔首,款步走向王世烈。
随着她的脚步,两侧官员下意识往后退了退,竟在中间让出一条笔直的路来。
她站在王世烈面前,抬手理了理他圆领袍的领口,动作间满是长辈的关切,语气却透着朝堂的庄重:“世烈,你此番巡视燕蓟、齐鲁至江淮,身负的可不是寻常差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声音陡然沉了几分:“如今我大周外有突厥、吐蕃环伺,内有水患盗匪,地方官或昏聩、或推诿,百姓早有怨言。
你是哀家的亲弟,更是大周的桂宁侯,此番出巡,不单是为朝廷选贤任事,更要替哀家、替陛下,好好看看地方的实情——哪处官吏贪腐,便查!
哪处百姓困苦,便抚!”
说到这儿,她伸手从宫女手中接过一枚鎏金令牌,递到王世烈面前,令牌上“太后亲授”
四个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这枚令牌你拿着,沿途各州府若有不配合者,可先斩后奏。
记住,你代表的是朝廷的威仪,更是皇室的脸面,切不可辜负了哀家和陛下的托付。”
太后抬手从袖中取出一方叠得齐整的素色锦帛,帛边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指尖捏着帛角轻轻展开——上面是她亲笔所书的字迹,墨色浓淡相宜,笔锋间透着几分端庄大气。
她将锦帛递向王世烈,声音压得略低,带着长辈的叮嘱:“这是哀家昨夜写的几句诗,你路上再慢慢看,记在心里就好。”
王世烈忙双手高举过额,恭敬地接过锦帛,指尖触到帛面的细腻质感,只觉分量沉甸甸的。
他不敢多看,立刻转手递给身后侍从,低声吩咐:“用锦盒仔细装好,莫要折损了。”
侍从连忙捧来描金锦盒,小心翼翼将锦帛收入其中,盖紧了盒盖。
随后王世烈猛地甩袍跪地,额头几乎触到青砖,声音带着几分激动:“臣定将太后的教诲刻在心上,不负太后与陛下的托付,此番出巡,必为国家选贤任事,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太后微微颔首,抬手虚扶:“你且安心去吧,家中之事有哀家在。”
王世烈再拜起身,理了理圆领袍的褶皱,迈着沉稳的步伐转身离去。
晨风吹起他的袍角,身影渐渐消失在朝奉门外的长街尽头,只留下渐远的脚步声。
太后望着他的背影,沉默片刻,才对身旁太监道:“回宫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