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14章 诡异的村庄和戏曲(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顾义村,座落于古老的南洺水北岸,与五行山隔水相望,可谓是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二人赶到村落之时,周围有不少同来观赏活动的人,大家都是热情的谈论顾义村的这次演出。

听闻桓安县城顾义村的戏曲与别地的传统戏剧略微不同,由于收到古浊河文明的熏陶,形成了古拙、质朴、富有神秘色彩的特殊民俗文化,属于北方大地一道靓丽的戏曲风景线。

本以为错过良辰的二人,经过询问才知道,近几十年间,由于社会风俗和发展的不断改变,这个所谓的‘顾义戏曲’已经变更了大量形式。

本来属于上元节的专门庆祝演出,变成每月一次的当地特色活动;本来需要在白天举行的,也改成了夜间进行,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有意思。

只有白静远内心微微起疑,感到一丝不对劲的气氛,而这个氛围在伴随夜晚降临后,愈发扩大

看着村里边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一些黄纸,还有一些大红灯笼,显得此地虽然光亮不少,但是却带着一丝诡异之感。

暗暗留意村里的人们,发现对方正在广场附近化妆,看着有些狰狞凶煞的脸谱,白静远恍然大悟,原来这座村子的演出活动是‘傩戏’。

傩(nuo二声)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

傩"

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

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

,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表演俗称“跳傩”

,场面多伴以锣鼓。

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孟姜女》、《薛仁贵征东》、《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耳熟能详的节目。

可以说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扫视整个村庄,确实有点神秘的意味,而且那股不安的感觉始终围绕周身。

悄咪咪不动声色的靠近玉稚,在其三步远的后面保护对方,同时借助人群的掩护,不断观察这个有些诡异的村镇,和即将上演的剧目。

听着旁边人的介绍,知道这次演出的节目叫做——《捉黄鬼》。

《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属对戏范畴。

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

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代表。

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上述一系列仪式,表现了老百姓战胜自然灾异,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同时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教化。

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人定胜天和对道德教化的意味,白静远暗暗点头,这种愿景是极好的,也许是之前这种傩戏看得少,所以有些大惊小怪了。

把内心的不安甩去,白静远和玉稚两人也不再冷着脸,开始讨论这种古老传统的傩戏发展史,一时间也是聊得热火朝天,兴奋异常。

殊不知,在暗处,一名粗布麻衣的青年眼睛滴溜溜的盯着前方的白静远和玉稚二人,英朗俊秀的脸上带着一丝怪异的笑容,悄悄的跟了上去......

喜欢洪覆()洪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