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九百二十五章休战两年(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民间财富迅速积累,而国家的库房也越来越不够用了。

当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性的问题,比如铺张浪费,比如重利轻义等等。

一些儒生便跳出来抨击朝廷政策,说就是朝廷重视商人才会出现这许多不好的社会问题,说得好像过去都没有这些事似的。

对此,杨鹏和内阁有一个明确的表态:让百姓富裕便是朝廷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义,至于出现的种种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就好比人吃饭有可能被饭噎住一样,总不能害怕被饭噎了,就不吃饭吧!

社会问题要予以重视,并且解决,但国家的大政方针完全正确,绝不会改变!

农牧业方面,由于大明的各项政策,两年的时间里,国家的耕地比之两年前增加了一倍还多,而产量则比两年前增加了两倍;存栏的牛羊马匹比之两年前则翻了三番,国营牧场和私人牧场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里顺便提一下,目前北方草原以及西北草原地区作为帝国的大牧场,不仅有本地的传统牧民放牧,还有国营牧场的牧民和汉族牧民放牧,汉族与其他各族已经在此呈现出杂居状态,大局是和谐稳定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对于牧场也进行了类似于良田土地改革的那种改革,为每一户牧民划分一片夏季牧场和一片冬季牧场,而国营牧场也有限定的范围,所有牧民只能在自己的牧场内放牧,这样一来,权责明确便也减小了纠纷。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这个政策实行下来之后,牧民便是从国家手中得到牧场放牧,因此牧民的忠心自然而然便转到了国家的身上,那些传统的大人酋长在想要操纵牧民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有人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一个疑问,北方和西北广大的牧场原本都是各地贵族的私人财产,大明施行这一套政策,必然与那些贵族的利益相冲突。

别的贵族也就罢了,可是那些蒙古贵族难道对于大明剥夺他们的牧场没有怨言吗?那些贵族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地将牧场教出来。

对于西辽的贵族,除了少数人之外,大明方面便以勾结外地策划反叛的罪名进行处置,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包括牧场。

而对于蒙古贵族,其实只要解决了几个部族酋长的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大明方面授予几个酋长侯爵的虚衔,将他们迁入汴梁,华屋广厦供他们居住。

游牧部落的酋长哪里享受过这样的生活,自然是乐不思蜀。

几个酋长既然拿下,大明朝廷便对其他贵族手中的牧场采取收买的策略,大势所趋不可阻挡,那也由不得那些贵族了。

如此这般,众贵族手中的牧场便都收归了国有,然后国家再无偿分给牧民供他们放牧。

当然,牧民得到的只是使用权而已,这一点是明确的。

教育方面,大明官方学馆已经遍布了所有的地方,北面的茫茫草原,和难免的热带雨林,都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汉语自然成为了所有民族共用的官方语言。

军事方面,这方面变化并不大,主要就是新晋占领的北方领土增加了四百座军府,而西辽则增加了两百座军府,主力军团番号兵力组成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炮队增加到了二十个。

每一支炮队一千人,大炮一百二十门。

另外,传统军队中,火药武器的配备数量进一步增加,还出现了原始的米尼火铳,在燧发枪的基础上改进的米尼火枪。

威力虽然还比不上强弩,不过万铳齐发的那种声势却不是强弩能够相提并论的。

如同汉高祖的诗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明四面边境都有得力大将坐镇,西辽地区行军大总管是杨延昭,大蒙古地区行军大总管是曹俊,东北行军大总管是高虎,坐镇西南地区的则是史连城,坐镇九州岛的依旧是刘智亮。

大明如今可说是一片繁盛鼎盛的景象。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人对杨鹏和大明心怀仇恨,只等着看大明栽一个大跟头。

这天早上,没什么事可干的杨鹏抱着带着蕊儿在街上游逛着。

两年过去了,陈蕊快六岁了,已经有了几分她母亲的姿容,活脱脱的一个美人胚子。

“呀!

那是什么玩意儿?老爸老爸,我们去看看!”

杨蕊扯着老爸便朝一个胡商那里奔去,一副大大咧咧兴冲冲的模样,哪里像一个女孩子!

杨鹏呵呵一笑,跟着宝贝女儿奔了过去。

那胡商见有客人上门了,连忙抄起生硬的汉语招揽生意。

杨蕊看着摊上那许许多多精巧的武士人偶,眼睛闪闪亮亮的,禁不住赞叹道:“做得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