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朱元璋虽然这样安慰儿子,主要是他觉得自己儿子过于“仁慈”
,是干不了这种事的。
那到时候天下人还有多少能够往他身边去凑的?
要不是为了在立国前收拢人心以及能有个好名声,朱元璋早想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你死了,钱粮也还是我的意思!
王布犁这小子的“毒计”
出的,越发的让朱元璋感到满意。
朱元璋其实是有些担忧,胡惟庸为了表明忠心给他提出这个建议来。
趁着他还活着,刀子还能挥舞着动。
即使王布犁所言确实有利于大明的长久未来,但此时不合适。
当年为了更快的创立大明选择同江南那批大地主们合作,朱元璋相信这批人被自己给骗了之后,指定不会死心的。
朱元璋倒是无所谓手底下的人耍心眼。
否则在外征战的将士们会怎么想?
自古以来封爵都是要赏赐田地的,如此才能成为人上人,被别人供养起来。
更何况明初中书省权重,随着战事变成局部战争以及政权的逐渐稳固,内部斗争一下就冒尖了。
朱元璋开创一个国家很不容易,时常深感自己的权力不够大,特别是下属功臣势力盘根错节,严重威胁到皇权。
故而越发的坚定了废除丞相制度的事情。
在外拼命的也不是这群人呐,他们只不过是主动奉上钱粮罢了。
那大明还是咱老朱家的天下吗?
“标儿,你觉得王布犁提的这个收取赋税的法子如何?”
但根据实际情况而言,这个狠招还需要往后推迟。
尤其是从江南地主、大商人身上割肉的办法。
要全都是蠢货,该头疼的就是朱元璋了。
丞相制度还能不能废除了?
这不利于大明未来的良好发展。
到时候胡惟庸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这小子的命就保住了。
尤其是朱元璋坐在那个位置上后,心思都变了。
他自己一伙,其余人一伙,那朕的势力指定是弱小又可怜啊!
李善长作为最早的从龙功臣之一,先后主持江南行省、中书省许多年,干了很多事,势力根深蒂固。
许多人都围着李善长,他们结党营私,控制朝廷,这让朱元璋如何能睡的安稳?
老朱甚至去找另一个党派的刘基去询问,他要换掉李善长的心思,结果被刘基给质疑且反对,强调李善长不可替代性,这就让朱元璋感受到越发严重的威胁。
李善长必须要被换掉。
从洪武十年开始,朱元璋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中书省的权力进行限制。
胡惟庸果然认怂,但是朱元璋并不满意,因为他觉得效果没有达到他自己的预期,更是坚定了他内心的想法。
于是在血泊当中,老朱一下子就解决了自古以来历史难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可朱元璋真的是过于自信了,他在废相前有胡惟庸、朱标的辅佐,觉得自己加班加点累累也能挺下来。
但是再废相后,朱元璋终于实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合一,形成了高度的集权的政治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