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下落。
此时他们一筹莫展,却念起了那个小捕吏的好。
那家伙嘴臭脸冷,可总有办法在窘境中劈出一线希望。
倘若是他,会怎么做呢?
于谦冷静下来,努力模仿“篾篙子”
的思路,把脑海里的陈规都抛开,用最离经叛道最不像话的思路去发散。
什么时候于谦自己忍不住要开口斥责,差不多就是吴定缘的风格了。
思忖良久,于谦睁开眼睛,勉为其难地开了口:“我们找不到太子,那就只能让太子来找我们了。”
然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就连苏荆溪这么沉稳内敛的人,都忍不住露出“这样也行?”
的神情。
此时已是五月二十二日(辛卯)的清晨,一大早就有稠厚的铅云糊满天空,一丝风都透不进来。
可是淮安新、旧二城仍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在运河与河下大街交叉的西湖嘴,更是繁盛异常。
这里连接码头、货栈与双城内外,从日出前开始便是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这些行客溅起一层飞尘,在湖嘴上空始终飘浮,竟无一时能安然落下。
在西湖嘴最热闹的牌坊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端坐在小方桌前,有婢女侍立一旁。
桌上摆着文房四宝,不过都是粗劣货。
旁边高立起一个大布幡,上头写着:“洪望学士亲授程文要诀,现场点拨,保去京城,连登科甲。”
那墨迹一看就是新写,还未干透。
过路的行人稍微认识字的,都忍不住驻足多看一眼。
这个叫洪望的是什么人?好大口气,他点拨几句,就能考中状元,那他自己干吗不去考?再看那书生,面相倒方正,神情还挺腼腆,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狂士。
越是离奇的噱头,越是引人议论。
大明自开科取士以来,何曾有人把文章技艺当街贩卖。
有几个读书人过去试探了一下,发现这个自称洪望的书生还真有点水平,虽没布幡上说的那么神奇,但引经据典,讲得颇为通透。
当然,也有人当面叱骂他斯文扫地,那书生脸色涨红,只是不走。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就连很多不识字的贩夫走卒都聚拢过来,想看看这位点石成金的文章圣手。
短短半个上午过去,于谦发现居然颇赚了些钞银。
他苦笑着把这些交给苏荆溪收藏,心中不时哀叹,此乃焚琴煮鹤呀,可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含着泪也要坚持下去。
太子化名是洪望,那么只要他听说有“洪望”
在淮安城内摆摊,又“保去京城”
,自然能猜出是谁。
等到快接近中午的时候,于谦已经接了十几单生意,说得口干舌乏,满头大汗,又不敢走开。
他看看天色,正想跟苏荆溪说舀些井水来,忽然觉得袖子一沉。
于谦一低头,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童在扯自己。
他无心逗弄,想掏出一枚铜钱打发掉。
那小童却摇摇头,说有人想请你去堂屋讲学。
于谦摸摸她脑袋,说:“我走不开,让你家大人直接来吧。”
小童道:“我家大人说非洪望先生去不可,去了有刚磨的小杏仁吃。”
一听“小杏仁”
三字,于谦脑袋“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