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阿启读罢,怒而撕书:“这哪是补遗?这是二次篡改!”
于睿却摇头:“不,这是试探。
他们在测试我们会不会反抗。
一旦我们激烈抗议,就会被定性为‘煽动旧怨’;若我们沉默,则意味着接受这套新叙事。”
“那我们怎么办?”
阿启问。
“我们另立一部史。”
于睿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草芥录》。
“不靠朝廷,不依官学,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写下自己家族的真实过往。
每一篇,都需附三人联署为证,交由记心书院存档。
十年百年后,纵使政权更迭,只要这本书还在,真相就不会断绝。”
消息传出,民间响应如潮。
农夫写佃租之苦,织女记官坊虐役,老兵述战场骗局……短短月余,收稿逾万篇。
阿启带领学生日夜誊抄,分类编目,甚至发明了“音纹锁”
技术,将讲述者原声刻入竹简,以防后世伪造。
然而,风暴也随之而来。
某夜,南山别院突遭大火。
火势诡异,专烧档案库,其余建筑毫发无损。
抢救出的残卷中,许多关键页被精准剪走,留下的只有焦黑边角,隐约可见“皇陵”
、“双王”
、“血契”
等字。
与此同时,京城传出谣言,称“释怀院勾结外邦,私藏禁书,欲掀翻朝廷”
。
皇帝李承稷虽未表态,但黑衣卫已开始监视于睿一行。
压力之下,部分书记官动摇。
有人悄然退出,有人匿名举报。
最令人心寒的是,一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书记生,在被审讯三日后,竟在狱中写下《悔过书》,声称“所谓记忆污染纯属虚构,皆因于睿等人妄图挟民怨以自重”
。
阿启亲眼见到那封血书,手指几乎捏碎笔杆。
他想起那个少年曾在纸铃坛边朗诵:“我要记住奶奶说的每一句话,因为她快忘了。”
如今,他自己也快忘了。
“他们在攻心。”
陈九娘冷冷道,“不怕我们武力反抗,只怕我们内心崩塌。”
于睿却不怒不悲,只是每日清晨依旧摇铃三声,然后坐在梧桐树下,继续抄写《草芥录》序言。
他说:“火能烧纸,烧不了人心。
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写,这部史就活着。”
第一百日临近,天象异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