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是在讲筵这样庄重的场合上,不好随意同外臣说话,看了几眼便收回了目光,垂眸看着书案,端端正正地准备听讲。
今天是开讲筵的日子,讲经格外政重,在殿里设了两个书案,讲官们起身后便在书案后分成两班站定,把自己的讲纲搁了上去。
崔燮跟在侍读官身后,跟着李东阳等人站到西班。
众人都站定了,先有侍读官走到书案前为太子展书,用尺压住,以手指书,领着太子先读《大学》《尚书》各十遍,读罢再由两位讲官轮流讲解。
今天是徐溥讲《大学衍义》,李东阳讲《洪范·九畴》。
托了天子的福,崔燮也能跟着听完一整场全翰林阵容的讲学,这样的机会寻常官员都少有。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里不能抄趣÷阁记,放讲纲的书案离得又远,他怕仪态不好,不敢斜眼儿去看,只能死记。
有几处没记全的,只好安慰自己,回头还能找两位讲官借讲纲来看一遍。
李东阳讲罢“九畴”
,就轮到崔燮讲诗了。
他是成化天子特指来的,讲书的规矩和正式讲官不全相同,是要从读书开始的。
崔燮提起一口气,依着这些日子演习的礼仪走到案前行礼,起身后侍立在案前,翻到《曹风·鸤鸠》那一页,亲自引着太子诵读。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他的声音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清朗,咬字清楚、声调标准,简直是念出了大明中原官话甲等的水平。
太子中气微弱,声音不那么有力,但念得也是同样清晰准确,一字不差。
诗中有几个字的古间与现下的发音不同——如第三句的“结”
不读作众人习惯的上声“劫”
音,而是作【叶讫力反】。
他念时也没有丝毫迟滞,可见这《诗》也知念了多少遍。
崔燮连念了十遍全诗,垂目看了看讲纲,便从注疏讲起,先为太子讲解“鸤鸠”
。
鸤鸠即是布谷鸟,因其饲育子嗣时“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