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还活着,他的舅舅们,兄弟们,就还会顾念他,他要是死了,那些亲戚们,就一边倒地偏向那老太婆了。
颜红旗点点头,如此这般跟郝卫红商量了好一会儿。
郝卫红脸上逐渐露出笑容来。
离开的时候,郝卫红昂首挺胸、通红的双眼目光灼灼,好似个女战士一般,走出了雄赳赳的步伐。
晚上,姜淑芝给送了些焯过水的苦力芽来,这东西长在深山里,是杨木大队社员们比较喜欢吃的野菜之一,用大酱一拌,放点葱末,吃起来很苦,但是如果吃完之后再喝口水的话,就是甜的。
最适合配苦力芽的饭是小米粥,吃口苦力芽再喝口稀溜溜的小米粥,那甜甜的滋味,绝了!
除了凉拌苦力芽,罗满霞还做了白糖拌西红柿,还有腊肉炖豆角,还做了一份清炒茼蒿,主食是糜子面豆包。
苍阔和高卫星也留下来吃饭。
两人最近跟知青们一起研究挖鱼塘和弄野菜厂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发展得都不顺利。
想象中的办厂、挖鱼塘,流程知道了,技术学会了,买家也有了,但实际想要做的时候,却没那么容易。
就拿野菜厂的来说,大家构想的是,像腌咸菜那样,把弄好的野菜装进一个大坛子里,一个坛子装上几十斤的野菜,在商店或者供销社里零卖。
可后来,实地考察才发现,如果经常开盖子,让坛子里的野菜和空气接触的话,十分不利于野菜的保存,容易长白花,长了白花后,味道就变了,里面的野菜会很快腐败下去。
而且,售卖之时,汤汤水水的,既不好称重,顾客也不太好带走。
而公社的野菜厂,则是斥巨资购买了一套封罐设备,将处理好的野菜直接装罐,排气、密封、杀菌,一条龙。
卖价虽然算不上亲民,但好运输,好储藏,只要不开包装,就坏不了。
可杨木大队账面几次卖山货的钱,总共加起来,才不到三千块钱。
只一套封罐设备就能把大队上账面上的所有钱都花光,好不容易攒下这么点家当,谁都不可能同意都投在野菜厂这种季节性特别强,利润不够高的产业上。
再说鱼塘。
杨木大队的冬天,最冷的时候可以到零下二十度左右,在寒冷的冬天里,想要让鱼不被冻死,继续存活,就得深挖坑,定期砸开冰面,投喂鱼食。
深挖坑,是个大工程,鱼食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所以,最经济的做法是初春的时候投入鱼苗,入冬之前捕捞出来,一次性的售卖,如果想要陆陆续续给商店提供鲜鱼,很难做到。
还是他们这些人太年轻,没有经验,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几名年轻人也很愧疚,觉得大队送了自己去参观野菜制作,学习养鱼技术,给出车费,补贴食宿,到头来,却都办不成,大受打击,十分沮丧。
苍阔和高卫星两人在知青点里安慰着大家,便想着过来和颜红旗商量着,看看还有没有技术难度更低的,投入更小的副业,赚多少钱且不说,起码先恢复恢复年轻人的信心。
颜红旗也有点挫败感。
她从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顺风顺水的,还是头一回干不成事儿,不过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好在,还有香香甜甜的小米粥,还有各种新鲜美味的蔬菜可以抚慰她的心。
一餐饭吃完,决定还是用最爱用,也最管用的那招,让高卫星回趟县城,找他老子帮忙,看能不能安排高人,帮着杨木大队指点迷津。
隔天,高卫星就带着颜红旗几人的亲切期盼,瞪着自行车回了城。
就在身负重担的高卫星,一刻不敢懈怠,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奔驰在乡间土里上的时候,一个妇女气喘吁吁地跑进了大院部办公室。
这名妇女叫柳小凤,全大队知名,只因她太邋遢了,那头发,比神智不清的冯婶子还要脏乱,打成油腻腻的缕,上面满是白点,不是头皮屑,而是虱子的幼虫,虮子,就附着在头发丝上,离得稍微近些,就能看见黑色的,芝麻大小的虱子在上面自由地攀爬。
盛夏里,她依旧穿着长袖褂子,衣服油亮,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尤其是两只袖子,竟然还带了两只套袖,而套袖已经和衣服粘黏成一体,一动起来,刷拉作响。
颜红旗还头一次见这么埋汰的人,了解后才知道,她家里头不穷,男人很能干,就是纯粹的懒。
颜红旗在办公室里就见到她进了院子,就觉得头皮直痒,连忙走了出来。
“颜书记,你快去看看吧,郝主任和她婆婆打起来了,那恶婆婆快要把她打死了!”
整个六道沟门村的妇女们,没有一个不嫌弃她的,不跟她一块聊天做针线,更不会约她一起上山,甚至去她家逛门的都没有,就只有妇女主任郝卫红对她和颜悦色的,见面就跟她聊一聊,劝她洗洗
脸、换换衣服啥的。
她虽然不听,但挺喜欢郝卫红的,觉得她是个好人。
她家距离郝主任家不远,经常能听见从郝卫红家传来的正常声,只是今天的声音格外激烈,她怕郝卫红吃亏,赶紧跑过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