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射而下,恰好落在窑顶烟囱口。
烟柱笔直升腾,在空中凝而不散,竟渐渐塑成一个人影轮廓??宽肩,长衫,右手似执铃,左手作托举状。
十里之外,气象雷达捕捉到一次短暂的大气扰动,持续时间仅13秒,能量级别微弱,却覆盖整个东亚地区。
事后分析其波动模式,竟与林修铭生前最后一段胎教音乐的第五遍循环完全吻合。
三天后,窑开。
泥船完好无损,通体呈琥珀色半透明状,内部悬浮着无数微小光点,随光线角度变换位置,宛如星河流动。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沈清漪将月壤尘撒在船身时,那些光点突然加速旋转,最终汇聚成一行微型文字,浮现在釉面之下:
>**火种不灭,因薪在人间。
**
她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找到了。”
她对着通讯器哽咽,“第八人不是某个人。
是每一个愿意为他人点火的孩子。”
消息传开,世界陷入一片静默的震撼。
三个月后,“陶芯二号”
顺利抵达月球轨道。
在预定环形山上,机器人部署了第一座“星际陶基座”
,外形仿归墟之炉缩小版,核心嵌入从地球百座古窑采集的窑灰混合物。
启动瞬间,地面监测站接收到一组稳定谐波,频率正是“万音铃”
曾发出的集体共振音。
那一夜,地球上几乎所有活跃古窑同时升温,无需添柴,火焰自燃。
非洲草原、安第斯山脉、西伯利亚冻原……七十七处窑口齐放光芒,映照苍穹。
而在南方小镇,阿禾抱着她的“星河船”
,依偎在单水儿身边看月亮。
今晚的月色格外清明,月面隐约可见一抹极淡的青光,如烟似雾,缭绕于艾特肯盆地之上。
“奶奶,”
阿禾轻声问,“我们以后还能做更多的船吗?”
单水儿抚摸她的头发,望向满天星斗。
“当然可以。”
她说,“只要还有孩子想渡河,我们就一直做下去。”
雨又下了起来,细细密密,敲打着屋檐、陶轮、窑顶。
每一滴雨落入泥土,都激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而在地壳深处,在岩浆流动的间隙,在亿万年沉淀的陶层之间,某种古老的节奏正悄然复苏。
那是火的语言,土的记忆,也是人类最初也是最后的誓言??
**我不独燃,故光不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