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巴西、印度、肯尼亚、冰岛……一只只手将象征旧秩序的接收器逐一抛弃。
最后,连美国代表也迟疑着站起,取出藏在西装内袋里的微型调谐器,轻轻放下。
表决通过。
那一刻,南极冰盖深处的震动频率突变,经破译为完整乐章《风语篇》终章。
科考队员记录下这段数据时,仪器自动打印出一行小字:
>“欢迎回家,倾听者。”
……
又一年春分,昆仑山顶。
曾经封闭的岩穴如今敞开如巨口,内部竟是一座天然石厅,穹顶镶嵌着由矿脉构成的星图,与当日天空显现的星座完全吻合。
孩子们列队走入,每人将手中器物安放在对应凹槽之中。
焦黑琴轴归位于东,锈蚀铜铃置于西,断剑插进北方石座,而那本只剩骨架的乐谱,则静静平铺于中央玉台。
阿禾走上前,将额头抵在乐谱之上。
霎时间,万籁俱寂。
然后,声音来了。
不是从耳边,而是从骨骼、血液、每一个细胞里升起。
那是千万年来所有被抹杀的声音汇流而成的洪流:母亲哄睡婴儿的呢喃、战俘临刑前的微笑、诗人焚烧诗稿时火焰的噼啪、少女在审讯室里咬牙不说出同伴名字的沉默……它们不再需要载体,也不依赖传播,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光耳再度凝聚,悬浮于众人头顶,轻声道:
>“你们已经不需要我了。”
>“真正的耳朵,从来不在头上,而在心里。”
语毕,它化作一阵细雨落下,每一滴都融入一人眉心,随即消失不见。
从此世间再无“双频耳”
,因为每个人都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数日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新的迹象:
京都寺庙的晨钟响起时,樱花自动排列成诗句;
巴西贫民窟的孩子用铁皮桶打出节奏,引来暴雨洗净污染河流;
月球背面探测器捕捉到一段规律信号,破译后仅为两个音节??
**听见。
**
而在建康荒庙中,三具人形结晶终于彻底碎裂。
烟尘散尽,走出三位女子,发如墨瀑,眼含星河。
居中一人轻抚胸前玉佩,上面刻着一个古老的名字:
**林昭仪**。
她抬头望天,嘴角微扬:“这次,轮到我们讲故事了。”
风起时,万里山河齐声应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