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少要设立议会,推行自由主义政策,让人民喘息,建立宪法秩序,组建立宪政府。
唯有如此,才能部分平息民眾的愤怒,同时將自由主义者等温和派重新拉拢过来,从而孤立主张革命的极左势力。
“嗯?”
就在维特构想俄罗斯帝国新未来之时,一份报告映入了他的眼帘。
“哦?”
仔细翻阅报告的维特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嘆。
这份来自萨拉托夫的报告不仅提到成功平息了愤怒的工人和农民,还彻底镇压了骚乱。
据报告所述,与那些尚且无法应对混乱、只会惨叫不已的地区相比,萨拉托夫已经恢復了平静。
过程与结果无比乾净利落,让维特对究竟是谁如此完美地处理了这件事充满了好奇。
“让我看看,萨拉托夫的总督......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ПetpАpkaдьeвnчctoлыпnh)。”
维特仔细查阅了斯托雷平的履歷。
“哈,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从维特的调查来看,斯托雷平不仅在农业及经济方面颇有建树,还是一名出色的行政官。
更重要的是,他在打击革命分子、维持地方治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这已不是简单的“有能力”
可以形容的程度了。
“没想到居然错过了这样的人才......看来上天还没有拋弃我们的俄罗斯帝国。”
彼得·斯托雷平。
他不仅是个让人垂涎的人才,更是如今俄罗斯帝国不可或缺的存在。
“秘书,把这个人带到圣彼得堡来。”
让这样的人才仅仅担任一个地方总督,无疑是俄罗斯帝国的损失。
就这样,继谢尔盖·维特之后,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名宰相彼得·斯托雷平,比歷史原本的轨跡更早踏上了圣彼得堡的土地。
这,也可以说是歷史改变所带来的小小变化。
......
1905年1月。
改变世界外交格局的德英协约在德国国內也引起了巨大波澜。
德国人对英国的感情並不算太好,就像他们在1907年威廉二世接受英国报纸《每日邮报》採访时,发表了诸如“我其实很喜欢英国”
之类的荒谬言论时感到不悦一样。
当然,与其说是真的討厌英国,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傲慢的竞爭意识。
因此,当德国与英国真正结盟时,虽然有一些不满的声音,但由於在摩洛哥危机中曾並肩行动的缘故,大多数人还是勉强接受了与英国的同盟关係。
就像“退而求其次”
那样,至少英国比法国和俄罗斯更让人感到可靠。
但此刻,汉斯的注意力却集中在另一件將以不同意义震撼世界的世纪实验上。
“特斯拉先生,这样说话就可以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