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10章 取死之道(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08年10月6日,原本平静的德意志帝国外务部陷入了一片混乱。

就在昨日,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领土的保加利亚公国正式宣布独立,而今晨,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又宣布吞併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

这一举动完全是奥匈帝国与俄罗斯私下缔结的协议所致,事前未与德意志帝国有任何商討,面对盟友的鲁莽行事,外交部长舍恩只觉脖颈一阵僵硬。

唉,为什么不论是奥匈帝国,还是不久后在意土战爭中的义大利,这些所谓的盟友总是擅自行动,连一句招呼都不打呢?

真让人怀疑,他们究竟是把德国当成盟友,还是当作冤大头。

“说实话,比起法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麻烦不断的盟友反而更让人头疼。”

当然,奥匈帝国毕竟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德意志无权干涉其外交政策。

而且德意志帝国在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也没有直接利益。

但这场波士尼亚危机与德意志帝国並非毫无关联。

就算不提波士尼亚危机最终会引发的塞拉耶佛事件,单就此次吞併本身而言,已然违反了俾斯麦时代在“柏林会议”

上签订的1878年《柏林条约》。

柏林会议原本是为了解决由於俄罗斯帝国在第十二次俄土战爭中大败奥斯曼帝国並强行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而引发的列强矛盾,由俾斯麦主导召开的外交会议。

会议上,俄罗斯在战爭中取得胜利,但却被迫交出大量战果,这也成为其与德意志帝国矛盾加剧的开端,但眼下这並不是重点。

真正关键的是,柏林会议决定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帝国,实则由奥匈帝国负责管理,成为双方的共管地。

正因如此,奥匈帝国趁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之机,彻底吞併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的行为,显然已违反了条约。

“在原本的歷史中,波士尼亚危机爆发时,德意志帝国只是无条件支持奥匈帝国这个盟友罢了......”

但此时汉斯並不打算照搬这种做法。

他既无力阻止波士尼亚危机的爆发,也担心歷史轨跡的剧烈偏离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同时也想儘量减少这场危机给德意志带来的损失。

至於巴尔干半岛那膨胀的塞尔维亚和羸弱的黑山,他们怒火中烧,甚至一度认真考虑要向奥匈帝国宣战(儘管被俄罗斯劝阻),这种反应也算是情理之中,可以暂且放一边。

真正的问题在於义大利。

义大利原本同意奥匈帝国吞併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前提是奥匈帝国归还其占领的部分未收復领土,如特伦蒂诺和伊斯特里亚半岛。

然而冷酷无情的奥匈帝国直接无视了义大利的请求。

最终,这成为义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背弃三国同盟,转而投向协约国阵营的直接导火索。

“果然,能阻止这种局面发展最好还是阻止吧?”

儘管义大利这个盟友帮不上多少忙,但相比歷史上那样突然反水成为敌国,至少维持现状要强得多。

再者,如果义大利转而背弃同盟,最终承担这一负担的將会是奥匈帝国,考虑到原本的歷史,善后工作显然又会落到德国头上。

“嘖,虽然不怎么情愿,但再怎么说也是盟国,能帮的还是得帮。”

汉斯试图將希腊拉拢到自己这一边也是出於同样的考虑。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腊表现是好是坏並不重要。

想要让希腊成为我方盟友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为了减少不可预见的变量,同时减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战区的负担。

“当然,从牵制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角度来看,希腊所处的地缘政治和外交位置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此外,实际上希腊在这个时代並不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孱弱。

比如就在几年后的巴尔干战爭中,希腊动员的陆军兵力少於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却仍能相对轻鬆地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霍格沃茨新教授领主之军团召唤格兰自然科学院重生七零娇娇媳我在伟大航路上靠基建当新皇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重生彪悍小萌妻港片里的卧底我在幕后调教大佬青梅有点甜:哥哥,轻轻宠霸天战神穿书末世文:我成了小白花前女主重生之原配娇妻帝道独尊高岭之花的人设崩了穿书八零:我成了极品家的福气包神医狂妃:残疾皇子的心尖宠勤奋努力的我不算开挂星际游戏争霸星际种田:指挥官的小娇娇软又甜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年年代文中的小媳妇我靠和霍少恋爱续命网游之金刚不坏我老婆是女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