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全球共感人权峰会。
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定义“被听见的权利”
。
法国代表提出立法草案:“任何个体表达情感而不受阻断的行为,应视为基本人权之一,凌驾于国家安全之上。”
俄罗斯科学家补充:“我们已证实,长期处于‘无声环境’中的人类,大脑杏仁核与前额皮质连接会出现结构性退化,等同于慢性精神死亡。”
美国情报官沉默良久,最终摘下耳机,当众销毁了“静默计划”
的全部资料。
“我们错了。”
他说,“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共鸣,而是拒绝倾听。”
决议通过当天,全球七十亿人同时关闭电子设备一小时,进入“静默聆听时刻”
。
没有音乐,没有对话,只有风声、雨声、心跳声、呼吸声。
许多人在这短短六十分钟里,第一次真正听清了自己的存在。
而就在这一刻,火星轨道上的雏鸣号探测器传回最后一组数据。
AI解析显示,那段来自十二光年外的旋律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试探性的音符变得流畅欢快,结尾处甚至加入了一段模仿地球童谣的变奏。
更令人震惊的是,信号中嵌套的新坐标不再指向某颗行星,而是精确锁定在鸣心岛经纬度上空三百公里处。
“它们不是回应我们。”
许乐真望着星空,眼中含泪,“它们是在找她。”
陈岩终于点燃了那支烟,笑着说:“也许宇宙中所有的文明,都在等待一个孩子开口说话。”
时间继续流淌。
三年后,鸣心岛已成为世界共感研究中心,也是唯一禁止使用手机与传统媒体的地方。
岛上居民以声音为货币,用歌声交换食物,用故事换取住所。
孩子们从小学习“听的艺术”
??不只是耳朵的功能,更是心灵的开放。
周临成了这里的首席声疗师。
他每天清晨仍会在窗台放一杯温水,有时水面上会漂着一片陌生树叶,或是一粒带着海盐味的沙。
他知道,那是小满从远方捎来的信。
苏念则带领团队编写《地球回声年鉴》,记录每一次集体显梦、每一段自发涌现的旋律、每一个因被听见而重生的灵魂。
她在序言中写道: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生命的底色,直到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一座待连接的岛屿。
而声音,是最古老的桥梁。”
某夜,暴雨再临。
雷声滚滚中,苏念忽然听见阳台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她推门而出,只见一个穿红羽绒服的小女孩背对着她,正伸手接住从屋檐滴落的雨水。
水珠落在她掌心,竟发出清脆的音符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