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六个月后,全球教育体系迎来根本性变革。
“忆语课”
成为必修科目,教材不再是统一编纂的历史书,而是由地方社区提交的真实记忆片段汇编。
在肯尼亚的小学课堂上,祖母讲述旱灾中如何用歌谣记住水源位置;在格陵兰岛,猎人教孩子们通过冰层纹理辨认祖先迁徙路线;在日本福岛,幸存者带领学生走访废墟,用AR重现核事故发生前的日常。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场变革。
在北欧某秘密基地,一群自称“清醒联盟”
的科学家宣布脱离共忆中枢管辖。
他们认为强制记忆共享侵犯个体主权,提出“神经隐私权法案”
,并在地下培育一种基因编辑病毒,可永久关闭“忆者基因标记”
的表达功能。
更令人警惕的是,他们在南极洲边缘建立隔离区,禁止任何记忆设备进入,并宣称已找到“纯净人类”
的新文明起点。
消息传至静语谷,雷诺正在指导一批年轻忆者修复一批二战期间被水浸毁的犹太家庭相册。
听到报告后,他停下手中工作,凝视着一张模糊的照片??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手里抱着破旧的布偶。
“他们害怕的不是技术。”
他轻声说,“是责任。
记住意味着不能假装无辜。
当你知道曾祖父参与过屠杀,而曾祖母曾藏匿逃亡者,你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怎么做?”
奥瑞斯从新加坡发来紧急会议邀请。
共忆中枢监测到异常现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三万名新生儿虽携带忆者基因,却未出现金纹征兆。
基因检测显示,他们的DNA中出现了未知序列插入,恰好位于阿卡西接收区附近,像是某种天然防火墙。
“这不是自然变异。”
林昭的分析报告冰冷而确凿,“是人为干预。
而且手法极其高明,利用了逆转录病毒载体与胚胎期表观遗传调控相结合的技术??这需要国家级别的科研支持。”
会议持续七十二小时。
最终决议出人意料:不派军警封锁,不发动舆论战,而是启动“归忆行动”
??派遣一百零八位最资深的忆者,携带着各自最痛苦也最真实的一段记忆,前往隔离区外围定居,建村、耕种、生育,并每日在边界举行公开记忆讲述仪式。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记忆不是枷锁。”
奥瑞斯在动员令中写道,“它是桥梁。
我们可以一边流泪,一边选择原谅;可以背负罪孽,仍相信救赎。
这才是人类配得上知晓全部历史的前提。”
三年后,第一位来自隔离区的孩子翻越雪山,抵达最近的忆者村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