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42章国策建设3(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谓财政不成问题,无非是秦时竹给熊希龄的定心丸,只要欧战继续,国内工商业持续发展,那么明年的财政增收就不成问题。

而且,还不是小增,是大增、特增,所以尽管秦时竹说的含含糊糊,给钱的时候又分外大方,熊希龄也懒得多扯。

钱多了,自然要花,这是天经地义,何况,这些钱不是扔在水里,是能够见效的长远投资,将来能带来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他又不是看不到这个前景。

但是,当秦时竹说起国策建设的第三项来时,他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所谓国策建设的第三项,重点便是全国的水利建设。

从秦以降,中国的水利建设都是被动的、事后补救型的——只有当某地发生水患,才会想着治理。

从大禹治水开始,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习惯思维。

但秦时竹的倡议,却是要把水利建设成为主动的,防范于未然的事件。

“从大局来看,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无农却是不稳……农业到目前为止,9成5以上还是靠天吃饭,还是靠了粮食。”

在有关粮食生产关乎国家安全的大课题上,后世的秦时竹所熟知的情况和20世纪初的中国并不一样。

前面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担心国际上利用中国粮食自足率不足来卡中国的脖子,而后面的问题主要是国际大宗倾销的风险造成农民破产——这是国力强弱不同的两个层面,但本质却是一样的,粮食生产关乎国家安全。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最近这几年粮食生产比较稳定,总体产量有所上升,特别在关外推广开垦和部分实现机械化运作,粮食产量有大幅上升。

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也非常严峻,我概括一下,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粮价整体平稳,短期内上涨幅度较大。

粮价这个东西,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价格,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更不是长期不动最好……目前的粮价,反映了农民的辛劳程度,但对于国策,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诸位,如果粮价高昂,则工人阶层负担沉重,而农民因为较高的粮价而得以维持生活,有利于缓和农村矛盾。”

正如秦时竹所指出的那样,粮价肯定不是越高越好,高粮价只会阻碍地主向资本家、农民向工人的转化进程。

这一点,在秦时竹未穿越前的时空里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

特别是,但土地产出不能容纳太多的生产力时,用高粮价把生产力束缚在土地上只能戕害整个经济的运作。

当然,过低的粮价不利用形成农村的稳定,在转化之路循序渐进的当口,一旦粮价大幅走低,特别是面临大幅倾销的时候,容易造成农民流离失所。

从长远来看,粮价的涨幅应该略低于各种生产资料的涨幅。

当然,在一战的背景之下,事情还有更多的变数——倘若没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将丧失大好的出口机会,而且逐鹿行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战略储备。

所以,秦时竹也坚持认为,粮价如果固话,更不利于形成资源的自发配置。

第二点,粮食生产不够稳定、靠天吃饭。

粮食价格的波动,除了小部分的投机因素以外,主要就受制于气候条件——这就造成了不可预见性。

偏偏粮食又不同于工业品,生产季节性很强,错过了天时,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必须有一个宽限的储备以及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兴修水利,重点就是克服靠天吃饭的那些弊端,让生产实现正常化,让不可预见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甚至于,这种不可预见性还和农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凡是天灾,必然大乱,中国如此辽阔的幅员,一年到头肯定有地方遭灾,不兴修水利,就是等死。

第三点,粮食生产科学程度太低,产量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