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登州港的晨雾刚散,一艘不起眼的新罗商船就悄悄泊在了码头最偏僻的角落。
船身斑驳,帆布上还沾着远海的盐霜,几个“商人”
模样的汉子扛着货箱匆匆下船,为首两人正是郭正与魏明。
他们的发髻用麻布缠着,脸上抹了些烟灰,乍一看与寻常海商无异,只有那双警惕的眼睛,在扫过码头巡逻的唐军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走快点,别回头。”
郭正低声催促,手里的货箱看似装着硫磺,实则底层藏着用油布裹了三层的密信与布防图。
这是他们在奈良潜伏半年,用血汗换来的东西——苏我氏的兵力部署、倭国贵族的派系纷争、甚至连苏我入鹿藏在博多湾的私兵数目,都一笔一划记在里面。
三个月前,他们借着给苏我氏送硫磺的由头,混进了博多湾的军营。
郭正装作清点货物,用炭笔在货单背面偷偷勾画营垒布局:主营在高地,西周挖了壕沟,却没设暗哨;粮仓靠着海边,守卫多是些老弱;最要命的是,那些号称“百艘”
的战船,大半是只能在近海划行的小快船,真正能远洋的楼船,不过十艘。
“这些船,也就欺负欺负渔民。”
魏明当时在他耳边冷笑,手里正给一个倭兵递水囊,眼睛却把船上的兵器看了个遍——弓是竹制的,箭杆带着毛刺,刀鞘上的漆都掉了大半。
夜里,两人就躲在硫磺仓库的角落,借着月光整理情报。
郭正负责绘图,魏明则口述白天打探到的消息:“苏我入鹿昨天去了军营,说秋收后要带三千人去琉球,还说要把山北的阿麻和利剥皮示众。”
“中臣镰足大人让人带话,天皇愿意送小王子去长安为质,只求大唐出兵帮他除了苏我氏。”
这些话都被郭正仔细记在油纸卷上,字里行间浸着硫磺的刺鼻味,也藏着随时可能暴露的凶险。
有一次,一个醉酒的倭兵撞进仓库,郭正急中生智,把图纸塞进硫磺袋,魏明则假意邀他喝酒,才算糊弄过去。
那夜,两人背靠着冰冷的石壁,听着外面倭兵的狂笑,手心全是冷汗。
离开奈良前夜,中臣镰足的亲信佐伯连子悄悄送来一个锦盒。
里面是块刻着“和”
字的玉坠,还有一张天皇亲笔写的纸条,墨迹洇着些微颤抖:“愿为大唐藩属,永结盟好。”
郭正摸着那张薄薄的纸,忽然明白,这趟差事不只是探情报,更是在撬动一个国家的命运。
商船在海上颠簸了二十天,他们不敢走主航道,专挑礁石密布的小路,躲过了三拨苏我氏的巡逻船。
有一次,船差点撞在暗礁上,郭正死死抱着装情报的箱子,在海浪里挣扎了半宿,醒来时发现油布都被泡透了,吓得他连夜把图纸摊在船舱里,用体温一点点烘干。
此刻,站在登州码头的石板路上,郭正望着远处飘扬的大唐军旗,忽然鼻子一酸。
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没敢去驿站,首接往刺史府走——按约定,那里有裴炎派来的人接应。
刺史府的后堂,莱州刺史正焦急地踱步。
见郭正和魏明进来,他一把抓住两人的胳膊:“可算回来了!
陛下天天催着问消息!”
郭正解开麻布缠的发髻,露出里面藏着的玉坠,又打开货箱底层,将油布包裹的情报递过去。
刺史接过时,手都在抖,一层层揭开油布,首先露出的是那张《倭国沿海布防图》——博多湾的营垒、对马岛的哨所、奄美岛的石寨,都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注着兵力数目:“博多湾驻兵三千,战船百艘(内楼船十艘)”
“对马岛守兵五百,多为老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