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崇祯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晨,李勇在送环球之旅,沈世魁在摸人的同一时刻,宽甸地区往北三十里的鸭绿江畔笼罩在薄雾中,水汽混着松脂清香沁人心脾。
二十岁的纳殷部壮小伙鲁布里正奋力拉拽着斧柄,墨色长发浸着晨露,粗布衣衫后背洇出一片深色。
他每挥动一次,巨木便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这棵三人合抱的红松己倾倒大半,断裂处渗出琥珀色的松脂,在晨光中泛着金光。
"
鲁布里,缓口气!
"
十三岁的堂弟辉山递来木桶,桶里是刚挤的山羊奶。
鲁布明抬头望了眼天际,雁阵正掠过初现的朝阳,他抹去额角汗珠:"
再加把劲,争取午前把这截运到江边。
"
五个半大小子有的打磨绳索,有的削尖楔子,最小的达海才八岁,正卖力地用石块刮削松树皮,为制作箭杆做准备。
不远处,几个明人也在附近砍树,他们带来的铁斧比纳殷部的精钢长刀更为锋利,但需要成年人全力才能挥动。
江风裹挟着远处人喊马嘶的微弱声响飘来。
鲁布里心中微动——近日明人与族中长者正商议更深入的合作,为大家换更多的棉布、钱锅、瓷器和粮食等。
他甩开膀子,斧刃又一次劈入树龄足有百年的古木,木屑西溅如金色雨点。
沈世魁将军将他的老弱兵残队伍改编为伐木队,沿着鸭绿江上游行进,为金山制造商船和战船砍伐木材。
目前,金山正在旅顺建设一个大型的什么“大连”
造船厂,迫切需要各种木材供应。
在明末时期,鸭绿江沿岸地区盛产高品质的红松木,这种珍贵的木材经常被用来制作帆船的桅杆。
例如,在1409年,明成祖为了征讨北漠清朝的残余势力,在黑龙江建立了造船产业基地,并在松花江流域砍伐树木作为造船的原材料,其中包括红松木。
此外,鸭绿江沿岸的森林资源丰富,提供了大量的杉木、沙松等木材资源,这些都为制作帆船桅杆船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崇祯年间的鸭绿江上游,曾是建州女真鸭绿江部的地盘。
这支部族据说是明成化年间从图们江跑来的毛怜卫人后代,1591年被努尔哈赤揍服后,就成了后金(清朝前身)的"
北境线"
。
明朝在辽东的"
防盗门"
——宽甸六堡,就修在鸭绿江边上(今丹东宽甸县)。
这地方曾是李成梁的"
心头肉"
,结果明末战略收缩时被放弃了。
驻军和老百姓约10万人跟着毛文龙撤到皮岛,剩下的要么被后金编入八旗当兵,要么沦为农奴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