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支队伍正向威海卫快速驶来,船帆在劲风中猎猎作响。
海风拂面,身着官服的金山卫卫指挥使李勇,昂首挺立在旗舰“上海二号”
的船头,旁边一左一右分别是小心翼翼站着的周皋和张杰,他们摆出随时准备上前护驾的架势,后面还有两位,其一是一改往常不修边幅的形象,破天荒换上一袭白色丝绸长袍的沈星奕,另一位是老神在在的竹竿神棍佛南西斯科,因为据说孙元化信天主教,李勇此行特地叫上了佛朗西思科来当工具人。
李勇站在船头,前呼后拥,表面上目光深邃、器宇轩昂,仿佛一位即将开疆拓土的将军,实则内心戏比海浪还澎湃——他此行的目标是山东,是要开拓市场,是要向孙元化推销军火!
作为混入官场的顶级军火商,李勇深知,这行当的利润堪比印钞机,而孙元化就是他必须拿下的VIP客户。
"
军火商才是商人的终极形态!
"
他心里给自己打气,"
这次一定要让那些榆木脑袋的掌柜们开开眼,现场教学,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卖军火!
"
海浪拍打着船舷,仿佛在为他奏响凯歌,而李勇站在船头,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如果忽略他死死抓着船舷、生怕一个浪头把自己拍进海里的事实的话。
毕竟,和身后那群粗犷的水手相比,他这小身板实在经不起风吹浪打,平衡能力堪忧,全靠演技撑场面。
"
没有两位红颜知己在身边监视的感觉真好……"
他惬意地叹了口气,"
至少不用再被她们上下其手,干扰我“得意”
的笑。
"
威海卫,坐落于山东半岛的东北端,曾是海防要塞,也是大明帝国北方的关键军港。
自明朝建立以来,沿海地区饱受倭寇侵扰,特别是山东、辽东、江浙、福建、广东等地区受害尤甚。
为了抵御这些海盗的侵袭,明朝在沿海一带建立了众多的卫所,威海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威海卫的建立可追溯至明朝初年,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它位于文登县辛汪都三里之地,被群山环抱,其入口面向东方,刘公岛横亘于前,构成了向东和向北的两条航道及出入口。
周边还有日岛、黄岛、牙石岛等天然屏障,构成了一个形势险要的防御体系。
自建立以来,威海卫便成为抵御倭寇的关键军事堡垒。
作为一处不冻良港,威海卫在军事和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王保国带领的战船武装护送下,周皋到威海卫左千户所赴任,李勇则首接去登州、皮岛,做点军火、军需“小生意”
。
随行还有2000金山新军,经混编后,其中一半是辽人。
有1000人将留下随周皋长期驻守烕海。
而王保国的净海行动北路分队,则将正式更名为威海水师,下辖1艘盖伦船、4艘福船、10艘苍山船、20艘沙船,1000人的水手和500人的陆战队,水师的基地选择威海港。
周皋带着金山新军浩浩荡荡登陆,和原卫所千户完成交接后,立刻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反正现在有军队撑腰,谁还管什么温良恭俭让?学着吴淞卫所的套路,一顿操作猛如虎,土地改革说干就干!
按照金山的"
优良传统"
,土地强行赎买(其实就是强买强卖),然后统一三成收租,原卫所的军户、匠户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届领导真大方!
"
所有百户和老军户要么转业当农民,要么送去金山卫军训半年,接受"
思想改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