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嘉宾小航:那时候两边关系已经紧张了,正常的交往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说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又有个想法。
他们两者都是从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所以连犯错误都是同步的。
但我们国家之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工业极为落后,基础十分薄弱。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逼迫我们没办法照搬苏联模式,必须给自己寻找适合的道路。
就好比说打仗的时候,常规工业化国家的模式是占领大城市。
我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逐步蚕食。
相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所以到后面我们就必须得自己找路自己走,路也就慢慢越走越宽。
嘉宾柯柯:我觉得你们对苏联的评价太低了。
苏联很强大,八一军演的时候,整个欧洲都吓死了。
据我所知,当时我们国家日子也不好过。
甚至有集团军扛48小时,然后自行突围。
这48个小时内,不要指望有任何援军。
嘉宾小瑞:没有人否认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
虽然最后这场冷战,赢家是美国。
但单论军事实力,美国其实应该不是巅峰时期苏联的对手。
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如果脑袋犯糊涂。
那么不用别人动手,他自己先撞墙上去了。
嘉宾小航:估计是伏特加喝多了,酒瘾太重。
众人笑。
主持人:说到伏特加的话题,我又想到了秸秆制作乙醇。
小瑞同学,如果我们的调查资料没错的话,你应该认识提出方案并用半生时间推广的田蓝教授吧。
嘉宾小瑞:认识啊,我也管她叫田姥姥。
因为田教授和陈教授跟我外公外婆是朋友,我外公当时跟他们一块儿都在赵家沟插队。
包括三八红旗手吴秀芳奶奶,全国劳模胡长荣爷爷,他们全是插友。
嘉宾小航:那我国最早的女宇航员赵小飞阿姨呢,也是同一批的知青吗?
嘉宾小瑞:不是,赵小飞阿姨就是土生土长的赵家沟人,她和金融大佬赵英阿姨小时候是邻居。
主持人:这样说起来赵家沟人才辈出啊。
嘉宾小瑞:当然了。
虽然放在全国来说,襄阳公社的名气更大。
但公社最早发达,还是从赵家沟开始的。
那时候高粱壳子酿酒、玉米芯子和秸秆以及山芋粉渣制糖是田蓝教授在赵家沟最先开始搞的。
后来因为需求量太大,一个大队根本没办法扛住订单,所以就发展到了全公社。
再往后,其他几个公社也加入进来了,到后面全县都搞这个。
他们县的造酒厂都问他们买蒸馏出来的酒精,就现在也很有名的果酒,当时就是这样起来的。
嘉宾小航:笑,向阳公社有名不是为这个啊,应该是因为电视机吧。
我听说第一台神奇的电视机就是我国著名的船舰专家陈立恒教授制造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嘉宾小瑞:不是。
这个是以讹传讹,真正的第一人是造大飞机的唐院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