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许多人自带干粮前来,只为参与这项前所未有的伟业。
传说,每当夜幕降临,工地篝火连绵百里,如同星河落地。
工人们围坐谈笑,讲述家中儿女如何背诵《庶言集》,如何在村塾学会写字算账。
有人唱起新编的小调:
>“皇帝不拜神,百姓自己争。
>不靠天网护,也活得安稳。
>修条大路通天涯,
>让娃儿们看得见,
>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三年过去。
大道路基贯通,第一批商队抵达大宛,带回葡萄、苜蓿、玻璃器皿,以及一本希腊哲人的手抄残卷。
明政院将其译出,题为《论自然与正义》。
又两年,西域十八国遣使来朝,愿共签《和平盟约》,互不侵扰,自由贸易。
盟书以汉、粟特、梵三种文字镌刻于青铜柱上,立于楼兰古城遗址。
而那枚曾属于弗陵的玉环,据岭南渔民传言,每逢月圆之夜,祠堂梁上便会传出幽幽鸣响,似泣似诉。
老妇们说,那是迷失的灵魂还在寻找归途。
刘进五十大寿那年,天下大穰,四夷宾服。
百官上表请加尊号,称“圣文仁武昭德皇帝”
,却被他亲手撕碎。
他在未央宫宴会上举杯说道:“我不是圣人,也不是神子。
我只是一个不愿再让历史重演的普通人。
如果非要给我一个称号,请叫我??**守夜人**。”
那一夜,全国燃灯庆祝,万家灯火映照山河,宛如星海倒悬。
青鸾站在骊山之巅,望着长安方向的光明,手中半截骨笛随风轻晃。
她知道,风暴不会永远平息,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也不会消失。
但她也同样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彻底沉沦。
多年后,史官修撰《孝昭景皇帝本纪》,记其一生功业,末尾写道:
>“帝承危局,破迷信,废神权,开民智,通四方。
虽无赫赫武功,然其所立之制,所启之心,深远过于开疆拓土。
后世称之为‘破茧之君’,言其挣脱千年桎梏,始见真正人间。”
而在遥远的海外孤岛上,一位白发少年静坐海边,手中握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铁券。
海风吹乱他的衣襟,他也浑然不觉。
良久,他轻声呢喃:
“也许……是我错了。”
浪花拍岸,玉环沉底,余音散入潮汐。
东方再启,旭日初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