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超市巷战后的彭子其,如同蜕皮的蛇,蛰伏在城市最不起眼的角落。
那间廉价的旅馆房间成了他的茧房,空气中弥漫着泡面和汗水混合的味道,窗帘终日紧闭,只有屏幕光映照着他日益锐利的脸庞。
反向追踪的成功带来的并非骄傲,而是沉甸甸的清醒。
他像一名拆弹专家,反复复盘那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剖析每一个细节。
追踪小组的专业、协同,以及最后那道“信息扰流”
产生的效果,都成了他构建对手模型的宝贵数据。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意识外围的那个“标记”
,随着他能力的频繁使用和成长,己从微弱的灯塔变成了清晰的信标,持续不断地向命为“墟”
的观察者发送着他的“生长报告”
。
他不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棋盘上正在获得自主性的、被重点关注的活子。
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在自己被彻底“收割”
或“修剪”
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
他的中期悟性在极限压力下,开始展现出终极的形态——跨维度信息统合与意识场域构建。
他不再仅仅解析和推演,而是尝试将碎片化的信息——从佛印结构、洛书星序、非人算题、基础脉冲、追踪者协议漏洞、乃至“墟”
的加密备注——全部视为拼图碎片,在他的意识深处,构建一个宏大的、试图解释一切的终极模型。
电影级的终极特写,聚焦于他紧闭双眼前那片浩瀚的内心宇宙。
那里,无数光点、线条、符号、能量流如同星云般旋转、碰撞、重组。
佛印作为核心锚点,延伸出无数光丝,连接着代表不同知识体系和现实事件的碎片。
这个模型并非静态,它在不断自我更新、演化,试图找出连接所有线索的那条“万物之理”
。
这个过程消耗巨大,他常常陷入长时间的呆坐,只有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动着无法理解的复杂轨迹。
但每一次模型的微调和完善,带来的是一种接近宇宙真相的、近乎神性的宁静喜悦和通透感。
线索回收的时刻到了。
他首先回想起第九章末尾发现的追踪者通信协议漏洞。
这个漏洞的存在,暗示“守门人”
系统并非完美无瑕,它有其历史包袱和兼容性弱点。
这或许是他与系统博弈的技术突破口。
然后,他调取了第八章中那段加密备注的关键词:“观测节点:‘墟’”
、“源协议”
。
“墟”
是观察者,那么“源协议”
是什么?是佛印代表的更高源头本身的规则吗?他的存在,是为了与“源协议”
产生共鸣?
接着是第七章环卫工手腕上闪过的绿色代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