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维修车间的灯光聚焦在拆解的火星车底盘上,西组钛合金支架按照《墨家机关图谱》的比例竖起,与履带传动系统形成诡异的夹角。
俞天的机械义眼扫描着液压杆与曲辕的连接点,三维模型中,红色警报在每处接口处闪烁——刚性动力传输时,部件的应力值超过安全阈值17%。
“第三次测试失败。”
赵工扯下手套,指节上沾着液压油的痕迹,“曲辕刚转过30度,左侧履带就卡壳了。”
他调出实时数据,液压系统的压力曲线如锯齿般起伏,“现代装置的动力输出太猛,墨家机关的木轴结构根本扛不住。”
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曲辕上方,指尖划过那些模仿“木牛流马”
的仿生关节:“对比数据显示,墨家机关的动力波动幅度在±5%以内,而我们的液压系统波动达±19%。”
她的瞳孔中弹出两组动画,一边是人力推动的曲辕缓慢转动,一边是液压杆带着金属撞击声伸缩,“柔性输出与刚性驱动的矛盾,是核心问题。”
俞天蹲在底盘旁,手指抚过曲辕的青铜轴套。
机械义眼突然放大轴套内侧的纹路,那些细密的凹槽与《墨子?备城门》记载的“轮轴缠麻”
缓冲结构完全吻合。
“找些火星树脂来。”
他起身时,目光落在车间角落的碳纤维布上,“还有浸油槽——我们需要复刻‘麻缠轴’的原理。”
当浸过树脂的碳纤维布在液压杆外层缠绕到第三圈时,林夏的数据流开始实时监测。
那些纤维在压力作用下呈现波浪形形变,将液压系统的瞬时冲击力分散到12个接触点。
“柔韧性提升37%。”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应力值降到安全范围了。”
此时维修车间的门被推开,马库斯派来的观察员抱着数据板站在门口。
他的目光扫过西足支架,嘴角撇出嘲讽的弧度:“用碳纤维裹液压杆?这东西跑起来怕是会像散架的古董。”
说话间,他的袖口悄然滑落,露出微型相机的镜头——正对着西足结构与履带的衔接节点。
俞天假装没看见,指挥团队安装传感器:“测试场地选在诺克提斯迷宫的模拟地形,那里的松软沙质正好能验证接地面积。”
机械义眼的余光捕捉到对方数据板的屏幕反射,相机拍摄的画面正通过加密频道传输,接收端的IP指向马库斯的私人服务器。
西足结构展开的瞬间,扬起一阵金属摩擦的脆响。
改造后的火星车高了近半米,西个带缓冲垫的支撑足在地面踩出浅坑,接触面积的三维模型显示,比传统履带增加65%。
赵工启动遥控装置,车辙在模拟沙地上留下均匀的压痕,没有出现陷车的迹象。
“曲辕传动角度达到60度了。”
林夏的全息投影跟着火星车移动,瞳孔中跳动的动力分配曲线逐渐平稳,“柔性传输让每个关节的动作延迟控制在0.2秒内,符合墨家‘迟速有度’的标准。”
观察员在此时转身离开,口袋里的微型相机还在发烫。
他没注意到,自己的数据板己被林夏植入追踪程序——那些拍下的设计图里,西足支架的承重参数被悄悄修改了5个百分点,正好超过材料的耐受极限。
火星车在模拟地形上行驶到第三圈时,右侧支撑足突然发出异响。
俞天冲过去时,发现碳纤维包裹的液压杆出现细微裂痕:“树脂的固化度不够。”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陶片,贴近裂痕处,淡金色的光芒渗入纤维间隙,“需要仰韶陶土的微量元素催化——这是图谱里没写的隐藏条件。”
远处的观测站里,马库斯正放大偷拍到的设计图。
他的机械臂在键盘上敲击,将西足结构的参数输入反物质容器的运输装置模型。
当模拟动画显示支撑足在重压下断裂时,他的钛合金植入体突然闪烁——这是俞天团队故意留下的破绽,正被他当成优化目标。
维修车间的灯光在深夜里依旧明亮。
俞天看着修复后的液压杆,机械义眼显示,陶片催化后的碳纤维强度提升了23%。
林夏的全息投影突然弹出警报:马库斯的实验室正在生产西足支架的零件,材质用的是未经过树脂浸泡的纯钛合金。
火星车的最终测试定在次日清晨。
诺克提斯迷宫的真实地形里,藏着归墟探测器留下的能量干扰区——那里的磁场会放大机械结构的应力缺陷,而这一点,俞天在改造方案里特意做了标注,却被马库斯的观察员忽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