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废水处理系统的循环泵发出持续嗡鸣,经过三级过滤的液体顺着临时架设的管道注入三号车间后院。
俞天踩着金属支架爬上反应槽平台,机械义眼扫描显示管道接口压力稳定在0.6MPa,密封垫圈的磨损度控制在秦工标准的允许范围内——这是他凌晨用陶纹算法重新校准的结果。
二十个反应槽按秦代“五行相生”
方位排列,槽体标注着从“甲”
到“癸”
的天干编号。
张娜正指挥工人将矿坑水运至最东侧的“甲槽”
,透明管道里的液体泛着暗绿色,与《浸铜要略》记载的“胆水色如碧石”
完全吻合。
“第一批5立方米矿坑水加注完毕,pH值3.7。”
她报出数据时,指尖在检测仪表上留下淡淡的白色痕迹——连续工作18小时的防护手套磨出了细孔。
俞天的机械义眼切换至热成像模式,反应槽底部的加热盘管呈现均匀的橙黄色。
“温度68℃,保持这个区间。”
他俯身查看甲槽内壁,那里用激光复刻着秦代工匠的凿痕纹路,“这些凹凸能增加液体湍流,让铜离子更活跃。”
王浩扛着一袋铁屑走来,颗粒首径严格控制在3毫米,与模拟器中秦工使用的“铁星”
尺寸一致。
铁屑投入反应槽的瞬间,液体表面泛起细密气泡。
监测仪的数据面板跳动着:铜离子浓度0.72gL,置换效率59.3%。
“比理论值低了近西成。”
王浩的声音带着疲惫,他指着槽壁上的结晶,“铁屑表面很快就裹上了铜锈,反应进行得太慢。”
俞天调出秦代作坊的全息模拟画面,手指放大工匠添加草木灰的细节。
画面里的灰白色粉末落入陶缸时,液体产生明显的涡流。
“是酸碱度的问题。”
他突然转身跑向生态培育区,机械义眼的数据库正在比对火星植被成分,“秦代胆水多在南方酸性土壤区,他们用草木灰调节pH值至4.5,刚好是铜离子活性峰值。”
培育区的恒温箱里,火星苔藓在红光照射下呈现金属般的光泽。
俞天用采样刀取下样本,机械义眼的成分分析显示:碳酸钾含量12%,与秦代盐碱地草木灰的钾元素含量惊人吻合。
“就是它。”
他将苔藓塞进金属容器,“立即焚烧,收集灰烬过80目筛。”
苔藓灰烬倒入反应槽的第三十七分钟,监测仪的警报声突然变调。
原本平缓的曲线开始陡峭上升,铜离子置换效率突破70%、80%,最终稳定在89%。
张娜用青铜小勺舀起槽底的铜粒,颗粒表面覆盖着细密的针状结晶,与秦代青铜币的微观结构完全一致。
“每小时能析出2.3公斤纯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