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雨棚上的水珠‘滴答滴答’落在青石板上,混着糖纸的脆响,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声音。”
老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
“可不是嘛,以前的糖,都是真材实料,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
她又剥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慢慢嚼着,“我年轻的时候,在杭州江城路住,门口就有个卖糖的小摊,跟你说的这个差不多,也是用玻璃罐装着,里面有橘子糖、薄荷糖、花生糖,我每天放学都要去买一颗,五分钱一颗,能高兴一晚上。”
高铁匀速前进,窗外的景色像一幅慢慢展开的画,一点点变了模样。
杭州城里的高楼渐渐矮了下去,变成了低矮的民居,白墙黑瓦,屋顶上晒着被子,是淡蓝色的,被风吹得鼓鼓的,像小帆一样。
再往后,就是成片的农田,绿色的小麦刚没过脚踝,麦叶上还沾着露水,阳光一照,亮晶晶的。
黄色的油菜花像撒在绿布上的碎金,一片连着一片,看不到边。
田埂上开着紫色的紫云英,小小的一朵,凑在一起,像紫色的地毯。
偶尔能看到几间白墙黑瓦的农舍,屋顶上晒着腊肉,是绍兴的酱腊肉,颜色是深棕色的,油珠顺着肉的纹路往下滴,落在屋顶的瓦片上,晕开一小片油痕。
农舍的门口摆着竹篮,里面装着刚腌好的雪里蕻,是做宁波咸齑的原料,绿色的菜叶上还沾着盐粒,透着股咸鲜气。
远处的田埂上,有农民在插秧,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蓑衣是棕褐色的,己经用了很多年,边缘磨得毛糙了。
农民弯腰插秧的动作很熟练,一行行,整整齐齐,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你看那片河塘,”
老奶奶突然指着窗外,声音里带着点兴奋。
她的手指有点弯,指甲盖是淡褐色的,指尖沾了点橘络,“跟东钱湖有点像吧?就是小了点。
我那时候去东钱湖,坐的是小木船,船老大是个五十多岁的师傅,皮肤晒得黝黑,手上全是老茧。
他划着船,从荷田里摘了颗莲子,刚摘的,还带着点露水,递给我,说‘姑娘,尝尝,刚熟的,甜得很’。”
陆帆顺着老奶奶指的方向看去。
河塘里的荷叶刚冒出尖,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拳头,紧紧地裹着,边缘带着点淡红色,是刚冒芽的颜色。
水面上飘着几只鸭子,是白色的,“嘎嘎”
地叫着,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道水痕,像用笔画的曲线。
河的尽头有一座小木桥,是用杉木做的,桥板上有很多小坑,是常年走出来的,桥边挂着个木牌,写着“禁止钓鱼”
,字是用红漆写的,有点褪色了。
他想起在东钱湖的那个早上。
雾还没散,像一层薄纱,把湖面盖得严严实实,只能看到身边的小船,远处的湖心岛完全看不见,像被雾吞了一样。
陈师傅的小木船是深棕色的,船帮上刻着“东钱湖08号”
,字己经模糊了,是用刀刻的,刻痕里还留着点木屑。
陈师傅穿着一件蓝色的粗布褂子,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晒黑的胳膊,胳膊上有一道浅褐色的疤痕,是年轻时划船碰到礁石留下的。
他划着船桨,“哗啦哗啦”
地拨开湖水,从湖中心的荷田里摘了片最大的荷叶,递到陆帆手里。
荷叶上的露珠“滴答”
落在他的手背上,凉丝丝的,像小珠子一样。
荷叶的纹路里还夹着一根小小的荷梗,带着点刺,不小心碰到,会有点痒。
“这荷叶干净,垫在碗底装螺蛳,不烫手,”
陈师傅的声音有点哑,是常年在湖上风吹日晒的缘故,“我们东钱湖的螺蛳,都是清水里长的,没有泥腥味,煮的时候加一勺黄酒,香得很。”
陆帆把荷叶叠成方形,夹在笔记本里,现在翻开,还能闻到淡淡的荷香。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书稿本,翻到第一页。
浅灰色的布面封面摸起来像老棉麻,带着点粗糙的质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