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陆帆在衢州老巷的最后一个清晨,是被院外一串层次分明的声响唤醒的——先是竹篮把手碰撞竹篾的“咔嗒”
轻响,接着是湿泥土蹭过菜根的“沙沙”
声,最后是李姐择菜时偶尔发出的、带着笑意的轻哼。
他揉着眼睛坐起身,窗外的天光刚透过青灰色的瓦檐漫进来,带着雨后特有的、混着草木清香的微凉。
推开木质窗扇时,铰链发出“吱呀”
一声老响,像是老巷在跟他道早安。
李姐正蹲在院子角落的辣椒苗旁,竹篮放在脚边,里面躺着刚从巷口市集买来的新鲜蔬菜:碧绿的空心菜还沾着晶莹的露水,叶尖垂着的水珠轻轻晃动,像是随时会滴落在青石板上;紫莹莹的茄子表皮光滑得能映出人影,蒂部还带着一小段嫩绿的茄柄;最旁边是一捆带着根须的小葱,葱白部分裹着
iconicon-uniE0D3"
>
iconicon-uniE0D2"
>的褐色泥土,凑近了能闻到刚从地里
iconicon-uniE081"
>出
iconicon-uniE0EF"
>的、带着阳光暖意的清新鲜气。
“醒啦?”
李姐抬头看见他,手里还捏着一片刚择掉的黄叶,笑着挥了挥手,竹篮把手在她手腕上轻轻晃了晃,露出腕间一道浅褐色的疤痕——后来陆帆才知道,那是她年轻时帮家里晒辣椒,被竹筐边缘划到留下的。
“今天带你去巷口的早市好好逛逛,再吃碗王师傅的炒粉干。
你之前吃的辣油拌粉干是早餐的‘轻骑兵’,王师傅这炒粉干才是衢州人的‘早餐魂’,加肉加蛋,锅气足足的,比拌粉干更够味。
吃完早市,咱们去老街上的‘衢州老酱园’看看,带瓶正宗的辣酱回去,以后你自己做饭,拌凉菜、炒青菜、甚至煮面条,挖一勺进去,立马就有衢州那股子香味了。”
陆帆快速洗漱完,背上那只洗得发白的帆布相机包——包侧的口袋里还装着前几天在开化买的龙顶茶,茶香透过布料隐隐散出来。
跟着李姐往巷口走时,清晨的老巷还没完全褪去睡意,青石板路上留着昨晚小雨的湿痕,踩上去偶尔会发出“咕叽”
的轻响,像是石板在低声说话。
阳光透过香樟树浓密的枝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子,随着风轻轻晃动。
巷子里的人家大多还没完全开门,只有几家早起的铺子透出暖黄的灯光。
靠近巷口的张奶奶正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择菜,竹篮里是刚从河边洗好的芹菜,她看见陆帆,笑着招手:“小伙子,今天要走啦?李丫头带你去吃王师傅的炒粉干?那可得早点去,晚了要排队的!”
“知道啦张奶奶,吃完我再来跟您道别!”
李姐笑着回应,转头跟陆帆解释:“张奶奶是巷里的老住户,今年快八十了,身体还硬朗得很,每天都早起去河边洗菜,说河边的水干净,洗出来的菜香。
她做的芹菜炒豆干可好吃了,上次还送了我们一碗,你还记得吧?”
陆帆点点头,确实记得那碗芹菜炒豆干——芹菜脆爽,豆干带着淡淡的酱香,是最家常的味道,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觉得亲切。
正说着,一辆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从巷口骑进来,车把上挂着两个保温桶,车筐里装着刚买的豆浆和油条,车铃“叮铃叮铃”
响着,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脆。
骑车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见李姐,放慢速度说:“李丫头,去早市啊?王师傅今天的粉干刚泡好,我刚从那边过来,人还不多!”
“谢谢刘叔,我们这就过去!”
李姐笑着挥手,等老人骑远了,跟陆帆说:“刘叔是退休的老师,以前在巷口的小学教语文,现在每天早起去早市买早餐,顺便给巷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带一份,都坚持五六年了。”
巷口的早市比陆帆想象中更热闹,沿着巷口的石板路往两边延伸,足足有两百多米长。
最靠近巷口的是一个卖豆腐的摊位,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姓赵,大家都叫她赵婶。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围裙上还沾着点黄豆粉,手里拿着一把薄得几乎透明的钢刀,正熟练地把嫩豆腐切成小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