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离开张记面馆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百间楼的檐角,把青灰色的瓦片染成了暖金色,连脚下的青石板路都像是铺了一层薄纱。
陆帆手里提着张爷爷给的油纸包,指尖能透过两层油纸摸到爆鱼块的酥脆轮廓,余温顺着指尖往上爬,混着巷子里飘来的桂花香,让人心里暖暖的。
他沿着頔塘河慢慢走,河面上漂着三两艘乌篷船,船夫戴着竹编的斗笠,穿着藏青色的短褂,手里的橹杆在水面上轻轻一点,船就慢悠悠地往前漂。
橹声“吱呀——吱呀——”
的,像老钟表的齿轮在转,把水面上的金光揉成细碎的亮片。
有个船夫还哼着湖州小调,调子软乎乎的,唱的是“南浔街,石板长,頔塘河里摇橹忙”
,尾音拖得长长的,像刚蒸好的定胜糕那样软绵。
走了没几步,陆帆忽然闻到一股甜香,是从路边一个小摊飘来的。
摊主是个扎着蓝布头巾的阿姨,面前摆着一个竹筛,里面晒着金黄色的桂花糖,糖块上还沾着细小的桂花,“小伙子,买点桂花糖吧?自家晒的,用的是今天刚摘的金桂,泡水喝、配粥吃都好。”
阿姨笑着递了一小块过来,陆帆接过来尝了尝,甜而不腻,嘴里满是桂花的清香,和之前在丁莲芳门口闻到的豆香隐隐呼应。
“不了阿姨,我先去吃千张包,回来再买。”
陆帆笑着摆手,掏出手机打开导航——邻座的湖州阿姨特意叮嘱过,“丁莲芳的千张包一定要吃,比别处的鲜十倍”
,导航显示店铺就在离百间楼不远的“莲庄巷”
里,走路只要五分钟。
顺着导航往巷子里拐,巷子比主街窄些,两侧是白墙黛瓦的老房子,墙头上探出几枝金黄的桂树,风一吹,花瓣就像碎金似的往下掉,落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软软的,还带着香气。
有户人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缝纫机“哒哒”
的声音,偶尔夹杂着老太太的咳嗽声,特别有生活气。
墙上还留着几十年前的标语痕迹,“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的字样虽然模糊,却透着股岁月的厚重。
走到巷子中段,陆帆终于看到了丁莲芳的门脸。
没有醒目的霓虹招牌,只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木匾挂在门楣上,“丁莲芳”
三个楷体字是用毛笔写的,字体遒劲有力,边缘因为常年的风吹日晒有些磨损,却被擦拭得发亮,木匾下方挂着两串红灯笼,灯笼穗子是暗红色的,一看就用了很多年。
门是老式的木门,上面刻着简单的莲花图案,门把手是铜制的,己经磨得发亮,推开门时还会发出“吱呀”
的轻响。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不是张记面馆那种醇厚的肉香,而是清润的豆香混着肉汤的鲜,还带着点笋干的脆香,像刚剥开的嫩黄豆,又像熬了很久的鸡汤,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店里摆着西张八仙桌,桌面是深褐色的老榉木,被一代代食客磨得光滑如玉,能映出人的影子,桌腿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碰出的细小凹痕,每个凹痕里都像藏着故事。
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穿灰布衫的老爷子,头发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黑色的发带绑在脑后。
他正捧着一个粗瓷碗,埋头吃千张包粉丝汤,吃得满头大汗,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他也顾不上擦,只时不时发出“啧啧”
的赞叹,碗沿都沾了一圈汤汁。
“小伙子,吃点啥?”
柜台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陆帆抬头一看,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穿着藏青色的蓝布围裙,围裙上绣着一朵小小的白莲花,针脚细密,一看就是手工绣的。
她的手上戴着一对银镯子,镯子上刻着缠枝莲图案,随着她擦桌子的动作轻轻碰撞,发出“叮铃——叮铃——”
的轻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