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组员刘伟和王莉跟在后面,像两个被设定好跟随模式的机器人,除了偶尔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前方路口左转,避开主路拥堵,进入‘青云里’社区公园,内部穿行可节省路程约270米,时间4分35秒。”
吴明的声音毫无波澜,像AI语音播报。
刘伟忍不住小声嘀咕:“吴明,咱非得这么赶吗?公园里不能…稍微看看?”
“任务优先级:效率最大化。”
吴明头也不回,“目标A:青云塔合影,预计耗时8分钟。
目标B:随机采访陌生人一次,预计耗时5-15分钟(视拒绝率浮动)。
目标C:收集三种城市元素(建议:特色地砖纹样、社区宣传栏标语、本地特有树种构树)。
目标D:午餐摄入。
当前时间窗口紧张,无冗余用于非必要观光。”
王莉推了推眼镜,试图理解:“那…采访任务怎么办?找谁啊?首接上去问会不会被当神经病?”
吴明脚步未停,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根据行为模型分析:最佳采访对象特征——年龄区间55-75岁(该年龄段普遍更具耐心和分享欲),非工作日上午出现在公园者(多为休闲状态,时间充裕),单独行动或小群体聚集者(避免情侣或家庭核心成员),表情平和者。
综合以上,前方20米处梧桐树下长椅看报纸的老者,符合度91.7%。”
刘伟和王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一位戴着老花镜、悠闲看报的老大爷。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服气”
两个字。
这“神算”
也太准了吧?
吴明径首走过去,步伐依旧精准,停在老人面前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微微鞠躬,语调平稳无波:“老爷爷您好,打扰了。
我们是青云中学的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城市生存实践活动。
请问能占用您几分钟时间,分享一件您觉得最能代表咱们这座城市精神的小故事或者您印象深刻的城市变化吗?”
老大爷从报纸上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表情严肃、说话一板一眼像背书、却又礼貌得体的少年,还有他身后两个略显紧张的同学,乐了:“哎哟,实践活动?好啊好啊!
现在的学生伢子搞活动有意思!
要说咱青云市的精神啊,那得说当年发大水的时候…”
采访异常顺利。
老大爷谈兴很浓,讲了足足十分钟。
吴明全程安静聆听,只在关键节点用手机备忘录简单记录几个关键词。
刘伟和王莉则负责用手机录音(林远允许的)和拍照(任务要求)。
任务完成度:100%。
老大爷还乐呵呵地夸了他们一句:“小伙子思路清晰,不错!”
午餐时间,吴明的“精准打击”
模式再次启动。
他带着组员来到公园一角相对僻静的石桌旁。
“基于当前经费人均20元,及人体午间基础能量需求估算,”
吴明打开背包,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物品——几个白面馒头,一小包榨菜,还有三个保温杯。
“最优方案:主食,馒头,单价1.2元,提供碳水化合物。
配菜,榨菜,单价0.5元包,提供钠离子及风味。
饮品,自备白开水,零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