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与此同时,前线军报频传。
敌军虽势大,然因朝廷调度有序,粮草按时抵边,将士用命。
更奇者,各地乡绅自发捐资募勇,护路保驿,竟无一处延误军需。
浙东县令阿禾亦率民夫五百,星夜兼程运送稻米三千石至前线大营。
将军开仓验粮,见每一袋皆标注产地、责任人姓名、出库日期,井然有序,不禁叹曰:“此真‘小沈公’也!”
战事持续八月,终以敌酋败逃告终。
凯旋之日,皇帝未设宴庆功,反亲赴大理寺,提审一名被俘的叛军首领。
那人披枷带锁,跪于阶下,原是朔州旧部,曾追随沈澈起兵。
“你说你为‘正统’而战?”
皇帝问。
“是。”
那人昂首,“先帝次子血脉无疑,却被贬为庶人,幽囚终生。
此非大冤?”
“那你可知,靖安侯晚年如何度日?”
“闻说他闭门读书,不问政事,唯每年清明必赴冷宫旧址焚香祭母。”
皇帝起身,从案上取来一卷黄绢:“这是他在临终前三日写下的遗书,朕今日才敢示人。”
他展开宣读:
>“吾一生执念,以为血统即正义,皇位即归属。
然历经牢狱、冷眼、孤寂,方知天下非一家之私产。
今上守法度,恤民情,十年太平,百姓安居。
若因我一身之冤,动摇社稷,使万民生灵涂炭,则我罪莫大焉。
愿以此身谢天下,不求昭雪,但求安宁。”
殿内寂静无声。
良久,那叛将伏地痛哭:“我等愚昧,只知尊卑贵贱,不知治乱根本。
今日始知,所谓正统,不在龙椅之上,而在百姓口中一句公道话!”
皇帝扶他起身,赦其死罪,贬为戍卒,命其亲赴边关修筑长城三年。
临行前,赐酒一杯,题曰:“以力护国者勇,以理服人者仁。”
自此,朝野风气渐变。
官员不再争宠媚上,转而竞相考核政绩。
户部每月公布各州赋税征收、灾荒赈济情况,百姓可自行查阅。
御史台设立“直诉箱”
,凡有冤屈者,无论身份高低,皆可投书申告。
更有奇者,江南某县发生水患,县令未及时上报,反封锁消息。
结果不过五日,京城便有报纸刊出详情,附图影绘灾民破屋、孩童饿殍,舆论哗然。
皇帝震怒,当即罢免该县令,并下诏全国:“瞒报即欺君,欺君即叛国。”
报纸乃民间所办,主编正是阿禾之子,自幼听父讲述“桃林授书”
之事,立志以笔为剑,监督官府。
其所办《民声报》,每期首页必印一行小字:“谨遵沈公遗训:让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制度,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