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要这个项目需要面向市场,需要男女主角的“CP感”
,类似的“噪音”
就难以避免。
我盯着那段新增的文字,看了很久。
最终,没有像往常那样写下激烈的反对意见,只是在那段戏的旁边,用近乎冷漠的语调批注:
【此段情节,与叶文婧决策的孤立性存在逻辑裂隙。
若保留,建议淡化劝阻效果,强调其无效性,反衬叶文婧的执念。
】
写完,发送。
心里却一片冰凉。
我知道,这可能是徒劳的。
我的文字,我的批注,在这庞大的工业机器面前,力量微乎其微。
一种熟悉的、想要彻底放弃和逃离的冲动,再次涌了上来。
或许我根本就不该参与进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涂脂抹粉,打扮成迎合市场的模样。
就在这时,邮箱提示音又响了。
是林夕。
我的心跳,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点开。
邮件正文依旧简洁,但内容却让我怔住了。
“苏老师,新剧本已阅。
关于新增第三幕第廿二场,我已向执行导演提出表演理解上的困惑,试图在演绎中强化叶文婧对外界干扰的‘隔绝感’与内在决定的‘不可逆转性’。
不知此处理方向是否契合您对角色此刻状态的设定?附件是我初步构思的表演笔记片段,若您有空,恳请指正。
林夕”
她……她也注意到了那段戏?而且,她竟然主动去交涉了?甚至已经想好了在表演层面进行“对抗”
和“弥补”
的策略?
我立刻下载了附件。
里面是她手写的表演笔记扫描件,字迹清晰工整。
在关于那段新增戏份的旁边,她详细标注了如何通过眼神的游离、肢体语言的拒绝性、以及台词底下潜藏的“不为所动”
,来弱化外界劝阻的影响,反衬叶文婧内心的坚定(或者说偏执)。
她的理解,与我的批注,不谋而合。
甚至,她想到了更具体的、在镜头前实现这一意图的表演技法。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瞬间冲刷了刚才的无力感和冰凉。
不是一个人。
在这场无声的、守护角色真实性的微小战争里,我不是一个人。
屏幕那端,那个站在闪光灯下、需要面对更多复杂人际和压力的演员,在用她的方式,进行着同样的努力。
这种隔着屏幕、跨越不同战线的默契与支撑,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丝线,缠绕住我即将下坠的灵魂。
我盯着那封邮件和附件,看了很久很久。
然后,我打开回复框。
这一次,手指不再那么冰冷僵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