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谈论长安局势萧景琰忧国忧民(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大夫,你在医馆接诊,接触的百姓众多,想必对长安的民生状况也有所耳闻。”

萧景琰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变得略显严肃,“近来我听闻,长安城外的一些村落因旱灾侵袭,庄稼收成惨淡,导致不少百姓食不果腹,甚至有一部分人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谋求生计。”

林薇心中一沉,她在医馆确实接触过一些来自城外的病患,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甚至有些孩子因饥饿而患病。

“是啊,萧公子,我在医馆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百姓。”

林薇语气沉重地说道,“有一位来自城外李家村的老汉,因为旱灾,家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老伴和孩子都因饥饿生病了,他只能带着家人来长安乞讨,希望能找到一条活路。

我见他们可怜,便免费为他们诊治,还送了一些粮食给他们。”

老夫人闻言,眼中流露出深切的同情:“真是可怜啊!

好好的庄稼怎么就收成不好了呢?官府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

萧景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官府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开仓放粮,以救济受灾的百姓。

然而,长安城外受灾的村落众多,粮食供应有限,只能暂时缓解燃眉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甚者,有些地方的官员还存在克扣赈灾粮食的行为,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百姓难以得到应有的救济。”

林薇皱紧眉头,愤慨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官员!

他们怎能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克扣赈灾粮食?”

“唉,官场复杂,难免滋生此类蛀虫。”

萧景琰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无奈,“我已经派人调查此事,一旦查实,必将严惩不贷,确保赈灾粮食能够真正发放到百姓手中。

然而,这只是治标之策,要彻底解决旱灾带来的困境,还需寻求长远之计,比如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从而在未来的旱灾中减轻损失。”

林薇点头表示赞同:“萧公子所言极是,兴修水利确为长久之计。

不过,兴修水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短期内难以实现。

在此之前,或许可以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耐旱作物,如粟米、荞麦等,以此缓解粮食短缺的燃眉之急。”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林大夫这个建议甚好!

耐旱作物虽产量不及水稻、小麦,但在旱灾之际,至少能确保有所收成,避免颗粒无收的局面。

我会即刻安排人手筹备耐旱作物的种子,分发给受灾的百姓,并组织官员指导他们开垦荒地,种植作物。”

老夫人目睹两人商讨如何援助受灾百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景琰,林大夫,你们能如此心系百姓,实乃百姓之福。

有你们在,相信受灾的百姓定能早日渡过难关。”

“娘,这是我身为靖安侯的职责所在,理应为民分忧解难。”

萧景琰说道,“林大夫虽为医者,却心怀天下,所提建议皆切实可行,为我提供了诸多助力。”

林薇略带羞涩地笑了笑:“我只是依据自己所见的情形,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建议,若能对百姓有所帮助便好。”

萧景琰接着谈起了边境的局势:“除了旱灾之外,边境也颇为动荡。

近期,北方的匈奴频繁侵扰边境,掠夺百姓财物,残害无辜民众。

尽管边境将士们竭力抵抗,但匈奴骑兵机动灵活,行踪诡秘,难以彻底将其击退。

我弟弟萧景渊目前仍在边境领兵作战,我对他深感忧虑。”

提及弟弟,萧景琰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老夫人亦叹息一声,眼中泪光闪烁:“景渊已在边境驻守三年,仅寄回寥寥数信,言及一切尚好,但我怎能不牵挂呢?匈奴如此凶残,他孤身一人在边境,若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闹腾诸天,不正经的系统潇洒系男神我想做游戏啊垃圾食品援助蜀汉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九千岁要父凭子贵超凡贵族早安,岳律师!逃荒不慌,农场系统养崽致富忙嫁国舅神奇宝贝之医武你异能很强,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凤临之妖王滚下榻渔人传说河神新娘糙汉与娇女不会真有人在废土当偶像吧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娘娘她独得帝心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我只想安心修仙莽荒纪神魔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