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妪的眼泪突然掉下来,一滴一滴落在炭炉旁的青砖上,晕开小片湿痕。
她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哽咽着说“那是我女儿阿桃。
三年前闹饥荒,地里颗粒无收,家里连米都没了,她弟弟饿得直哭。
阿桃心疼弟弟,偷偷把我早年给她备的嫁妆金镯拿出去,找银匠熔成金箔碎裹在蟹饼里,想进城换点粮食回来……”
老妪的声音越来越轻,像要被风吹散,陈墨的心也跟着沉下去。
他想起父亲曾说,过去饥荒年月,一块干饼就能救命,那时他只当是故事,此刻从老妪的眼泪里,才懂了食物背后的重量——那不是简单的果腹,是绝境里的希望,是亲人之间的牵挂。
“那天早上,阿桃揣着二十个蟹饼出门,跟我说‘娘,等我回来,就能给弟弟煮米粥了’。
我在门口等了她一夜,从日出等到日落,又等到天亮,没等来粮食,只等来隔壁张婶说,她在城门口看见阿桃被两个官差拦住。
那些人抢了阿桃的蟹饼,看见里面的金箔就起了争执,后来阿桃就没再回来……”
老妪抹了把泪,指了指面前的炭炉,“之后我就接着烤蟹饼,总觉得她还在我身边,说不定哪天就提着粮食回来喊我‘娘’。
每次烤饼,饼芯里都能看见金箔闪,有客人咬到金箔,还会听见阿桃喊‘弟弟’,我知道,她是放心不下弟弟,想看着弟弟好好的。”
陈墨握着银汤勺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勺身又开始发烫,这次映出的画面更清晰:阿桃穿着粗布裙,怀里紧紧抱着布包,缩在城墙根想悄悄进城,却被两个官差拦住。
官差抢过她的布包,掏出蟹饼看见金箔,眼神亮了起来。
阿桃急着去抢,喊着“那是给弟弟换粮食的”
,可她一个姑娘家哪里争得过?后来官差推了她一把,阿桃没站稳撞到旁边的摊子,之后便没了动静,她的蟹饼被官差揣进怀里带走了……
“阿桃的弟弟呢?”
陈墨声音发紧,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有次他发烧,父亲连夜跑三条街买他爱吃的草莓,那种亲人的牵挂,哪怕没经历过姐弟情,也能从阿桃的执念里清晰感受到。
老妪听到“弟弟”
两个字,眼泪掉得更凶“饥荒最厉害的时候,我带着阿桃的弟弟阿树来找她,可城里到处是逃荒的人,找了半个月也没消息,干粮也吃完了。
有天晚上在破庙睡觉,早上醒来阿树就不见了,我喊着他的名字找遍破庙也没找到。
这三年,我一边烤蟹饼一边找,可扬州城这么大,我一个老太婆,哪里找得到?”
她的声音满是绝望“阿桃的魂缠在饼里,就是想让我找到阿树,让阿树知道,姐姐从来没忘了他,还想着给他换粮食呢。”
陈墨低头看着手里的蟹饼,金箔的甜意还在舌尖,却多了几分苦涩。
他忽然想起父亲说过“这勺子能尝出食物里的心意”
,以前只当是玩笑,此刻才懂——这“心意”
里,既有温暖的善意,也有没完成的牵挂,是藏在食物里、跨了生死的执念。
“阿婆,我帮你找阿树。”
陈墨握紧银汤勺,勺身温度渐渐稳了,隐隐透着指引的方向“阿桃的魂在汤勺里,她肯定知道阿树在哪,会带我找到他的。”
老妪抬头,眼里满是不敢置信,随即燃起一丝希望“真……真的能找到阿树吗?”
陈墨用力点头“我试试,一定尽力。”
接下来三天,陈墨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跟着银汤勺的指引在扬州街巷里转。
银汤勺像有生命,靠近可能有阿树踪迹的地方就会轻轻发烫,还会映出淡影。
第一天,汤勺指向东市破庙,陈墨在那里找到一群流浪孩童,最小的五六岁,最大的也才十岁,他们蜷缩在破棉絮里,看见蟹饼眼睛都亮了。
陈墨把蟹饼分给他们,问有没有见过叫阿树的男孩——七八岁,怀里抱个布偶,孩子们却都摇头说没见过。
第二天,汤勺指向西巷粥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