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过程中,傅斯渊一直凝神听着,目光紧盯着屏幕上共享的PPT,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似乎在跟着思考。
当工程师讲到一处特别精妙的逻辑转换时,傅斯渊忽然抬手,打断了对方:“抱歉,打断一下。
David,你刚才提到的这个‘非线性映射优化’,是否借鉴了MIT最近那篇论文里关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思想?但我看你们的实现路径似乎更加简洁?”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内行,直接点破了技术的理论渊源,甚至看出了枢光团队的优化之处。
顾言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没想到傅斯渊会去研读那么前沿的学术论文,而且理解得如此到位。
David工程师也愣了一下,随即兴奋起来:“傅总您说得对!
确实是受那篇论文启发,但我们摒弃了其中复杂的冗余结构,引入了自己设计的权重衰减因子,所以效率更高……”
傅斯渊若有所思地点头,喃喃自语:“权重衰减因子……妙……”
他下意识地身体前倾,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纯粹的、对精妙技术的欣赏和探究欲,那神情让他整张冷峻的脸都仿佛生动柔和了不少。
顾言蹊看着屏幕里的傅斯渊,心中那丝疑虑和戒备,悄然松动了一毫米。
至少在这一刻,傅斯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真正沉浸在技术思考中的同行,而非一个时刻想着掌控和审判的上位者。
讨论继续进行,气氛逐渐升温。
傅斯渊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
他不再仅仅是提问,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想法在顾言蹊看来略显保守或基于傅氏原有的技术路径依赖,但都能看出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在一次关于实时数据流并行处理的激烈讨论中,傅斯渊提出的一个方案被顾言蹊团队的数据专家指出了潜在的死锁风险。
傅斯渊皱紧眉头,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沉默了几秒,随即快速在纸上演算起来。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神锐利:“是我忽略了时间戳同步的边界条件。
Yan总,你们提出的‘异步校验队列’方案确实更优。”
他承认错误的速度快得惊人,语气坦然,没有任何尴尬或羞恼,仿佛真理面前,身份面子皆可抛。
这一刻,顾言蹊终于忍不住,亲自开口了。
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身体微微前倾,清冷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出:
“傅总能看到这个边界条件,已经比很多固守陈规的工程师强很多了。”
他顿了顿,指尖在触摸板上滑动,调出另一张结构图,“其实关于这个并行处理,我们还有一种更激进的思路,可以进一步压榨硬件性能,但风险也更高,需要非常精细的异常捕获机制……”
他开始阐述一个尚未写在方案里的、更具前瞻性的构想。
语速不快,但每一个词都精准无比,逻辑链条清晰严谨。
他时而用笔在电子白板上勾勒出简单的示意图,时而引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佐证。
屏幕那端的傅斯渊,已经完全忘记了最初那点小心翼翼和刻意维持的平静。
他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顾言蹊,盯着他那张因为投入而格外生动的脸。
温暖的室内灯光勾勒着顾言蹊清瘦的侧脸轮廓,他的睫毛很长,低垂时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抬起时,那双平日里总是平静无波、甚至带着冷意的眸子,此刻却闪烁着一种近乎耀眼的光芒——那是极度自信、沉浸在热爱领域里才会迸发出的神采。
他的手指白皙修长,在空中比划着复杂的逻辑关系时,带着一种优雅而强大的力量感。
傅斯渊的心跳,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随即又猛烈地鼓噪起来。
他见过顾言蹊很多样子——隐忍的、顺从的、痛苦的、绝望的、冰冷的、疏离的……却唯独没有见过他此刻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