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不管赴宴本质如何,去给人过生日,总该备一份生日礼物的。
在这方面,李知微捉襟见肘。
倒不是没有钱,他目前的经济还很宽裕,只是不知道送什么,裴照元有一万零一个传说,一万个是假的,还有一个来自裴见濯口中,他讨厌兄长,总不说好话,更别提分享什么喜好趣闻,李知微只知道他喜欢花,喜欢酒,喜欢光艳鲜洁、奢侈精致的一切一切,和世上每个风流潇洒的贵族一样。
要怎么样的奢侈,才可以让他回顾?
总不能用金子打个屋子吧!
这样一点也不风雅,这东西倒是可以送给裴见濯,面对裴照元,李知微胆战心惊、步步为营;可面对自己的情郎,李知微心里雀跃、欢呼,他才不在乎送什么礼物给裴见濯呢,他觉得自己送什么裴见濯都会喜欢的。
人在被爱的时候总是很敏锐,想着想着,李知微竟然笑了,心事化成一阵热流,暖洋洋地睡着了。
六月份上的功考,没人再问李知微买题。
昭文院的气氛很微妙,大家恨不得多长出一只眼睛,观望院中三个有子的李姓宗室谁头上有紫气,但望气之术太难了,大家只能通过蛛丝马迹的圣心判断。
李景毅和王竑率先搞出个大乌龙,抓李知微没抓成,反倒顺藤摸瓜,把裴见濯打出个好歹。
裴照元还没说什么,长宁公主反不乐意,频繁入宫,她和皇帝兄妹二人在先朝相依为命,感情甚笃,公主鸾驾前脚刚入宫,王竑便上裴宅负荆请罪,过了几日,更上书请辞自己身上羽林统帅的虚衔。
他本来就老了,六十来岁年纪,不可能继续上值领兵,衔头却从未去掉,他一直都是羽林的最高统帅,因为这象征着一种荣耀,他在含光门前护佑仁宗皇帝当居首功。
可他说要去掉,皇帝就同意了,把原来的副职转正。
李景毅算输了一城,但他血缘又近、身份又尊贵,再加上裴照元当年在羽林时也受过王竑的教导,见面则口称世叔老将军,十分恭敬,并没有报复的意思,因此还是炙手可热。
李重宪则算是后来者居上。
他因祖父获罪的关系,众人觉得他赢面不如李景毅,可李景毅粗莽,他文雅,素有儒行,在学院中风评极好,年年功考都是甲等。
李景毅自毁长城,他则长袖善舞,再加上妻族郑氏乃是山东豪族,与崔、范几家同气连枝,在士林中美名传唱,仿佛大绛有了他便有了未来。
据说崔氏的族长还准备从博陵动身来永乐城看看外甥——他的外甥是裴照元,醉翁之意,自然在李重宪的前程。
只可惜今年科举出题时,李重宪的妻叔,昭文院学正郑安不知怎么着,出的题总不好,不合皇帝的意,成了开朝以来头个被退回的出题人,颇失颜面。
这是不是皇帝对郑家的敲打?
总而言之,他两个还是平分秋色,各领风骚。
昭文院里还有跃跃欲试的李氏宗亲,暂时没有合适的孩子,但想想皇帝春秋鼎盛,应当也不急过继,于是回家努力耕耘,弄得射课上嘴唇发白跌下马来,医生一来,肾阳不稳的名声便传扬内外,功考自然也无法参加,直接得了个丁,等八月重考时再拿这个等第,便要留级,第二年功考再如此,便要掉下一级。
不过,拿甲等不容易,拿个丙等通过还是简单的。
昭文院开院以来,也只有那么一位学生有过如此光辉战绩。
第三个符合条件的人,李知微。
放榜是六月中旬,白日起惊雷,长廊上,学生们来来去去,有些人不服,拿着卷子问老师评第缘由要再次核对,毕竟除了明经式的填空默诵,别的都很主观;还有些人十分满意,当即便撑伞离开,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伞面别着家徽,像花圃,一个缩小的朝廷。
李知微悄悄打了个呵欠,把自己的卷子一折,收进袋中,静静等雨停。
去年他考的是丁,今年得考丙,不然就得跌穿地心,毕竟黄字已经是最末等了。
好在结局如他所愿。
书科考试上墨点斑斑,史论大义科答得好,作论时便刻意离题万里,最后又小心拽回来一点,经、策二科亦如是。
李知微把他和裴见濯的桌子最后擦了一遍,趁雨停的功夫走出门去,发现姚时止等在门外。
在昭文院读了一阵书,他双眼神采更甚,笑时露出一口白牙:“知微!”
放榜日不上课,大家都穿着随意,只有李知微和姚时止两个人还穿着院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