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建安八年,曹操为表彰荀彧前后所立下的赫赫战功,上表朝廷,请求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荀彧别传》中记载了曹操的奏表:“臣听闻,谋虑是功绩的首要因素,谋略是受赏的根本依据。
在战场上立下的赫赫战功,比不上在朝堂上出谋划策的功劳;在野外杀敌再多,也不如为国家建立的功勋重要。
所以,当初周公旦受封曲阜,并不比姜太公受封营丘晚;萧何得到的封地,比曹参受封平阳还要早。
精妙的计策、重大的谋略,向来为古今所推崇。
侍中兼尚书令荀彧,品德高尚,操行优良,无论年少还是年长,行事皆无可指摘。
在这乱世纷扰之际,他心怀忠诚,一心渴望国家太平。
臣自最初起兵举义,四处征战,与荀彧齐心协力,共同辅佐朝廷,荀彧所献的计策,无不成效显着。
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多亏了荀彧的辅佐,就如同拨开浮云,让日月重放光芒。
陛下恩准,荀彧身处中枢机要之位,忠诚恭敬,谨慎行事,如同在薄冰上行走一般小心翼翼。
他深入钻研、锐意进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天下能够平定,荀彧居功至伟。
他应当享有高爵,以此彰显他的卓越功勋。”
荀彧认为自己并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功劳,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曹操的表奏。
曹操写信给荀彧说:“自从与您共事以来,在建立朝廷、匡扶朝政、举荐人才、出谋划策、暗中筹划等诸多方面,您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功劳并非都要通过在战场上作战才能获得,希望您不要再推辞了。”
荀彧这才接受了封赏。
)建安九年,曹操攻克邺城,兼任冀州牧。
有人向曹操建议:“应该恢复古代设置九州的制度,如此一来,冀州所管辖的地域就会十分广阔,天下人也会因此归服。”
曹操打算采纳这个建议,荀彧却进谏道:“如果这样做,冀州将会得到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州、并州等地,涉及的地区和人口众多。
之前您打败袁尚,擒获审配,此事震惊天下,各地的人必定都担心自己无法保住土地和军队。
如今要是把这些地方都划归冀州管辖,他们肯定会人心惶惶。
而且,有不少人劝说关右的将领们采取闭关自守的策略;如果他们听说了这件事,会认为自己的领地也会依次被夺走。
一旦引发变故,即便有善于防守的人,也会在相互胁迫之下做出不法之事。
这样一来,袁尚就能得到喘息的机会,袁谭也会心怀二心,刘表则能继续据守江、汉之间,那时想要谋取天下就更加困难了。
希望您赶紧率军先平定河北地区,然后修复旧都洛阳,再向南进军荆州,责问刘表为何不向朝廷进贡。
如此,天下人就都能明白您的心意,人心也会安定下来。
等天下完全平定之后,再商议恢复古代制度的事情,这才是对国家长治久安有利的做法。”
曹操听后,便搁置了恢复九州制度的提议。
当时,荀攸常常担任曹操的主要谋士。
荀彧的兄长荀衍以监军校尉的身份镇守邺城,都督河北地区的事务。
曹操征讨袁尚的时候,高干暗中派兵企图袭击邺城,荀衍提前察觉,将这些叛军全部诛杀,因功被封为列侯。
(《荀氏家传》记载:荀衍字休若,是荀彧的三哥。
荀彧的四哥荀谌,字友若,其事迹在《袁绍传》中有记载。
陈群与孔融谈论汝、颍地区的人物时,陈群说:“荀文若(荀彧)、公达(荀攸)、休若、友若、仲豫,在当今世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荀衍的儿子荀绍,官至太仆。
荀绍的儿子荀融,字伯雅,与王弼、钟会都很有名,担任过洛阳令,还参与过大将军府的军事事务,他与王弼、钟会讨论《易经》《老子》的义理,相关内容流传于世。
荀谌的儿子荀闳,字仲茂,担任太子文学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