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85章 臧洪守义与城破之殇(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袁绍能稍微念及旧情,对留下的人礼贤下士,对离去的人宽容克制,不急于与朋友决裂,不滥用刑罚来维护自己的权威,那么我也会像季札一样坚守道义,不会与他兵戎相见。

怎么证明呢?就拿张景明来说,他曾亲自登上盟坛歃血为盟,为袁绍四处奔走,最终让韩馥让出冀州,袁绍才得以拥有这片土地。

可后来,仅仅因为一些小事,他就没能得到袁绍的宽容,反而遭受了灭族之祸。

(裴松之按:《英雄记》记载,袁绍派张景明、郭公则、高元才等人劝说韩馥,让他让出冀州。

如此看来,韩馥让位,张景明也有功劳。

其他的事情不太清楚。

)吕奉先讨伐董卓后来投奔袁绍,只是因为请求增兵未被允许,想要离开,这又有什么罪过呢?却遭到袁绍的追杀,差点丢了性命。

刘子琪奉命出使,因为袁绍的命令难以违抗,他又畏惧袁绍的威严,思念亲人,才用计请求回去,他可以说是既忠诚又孝顺,对袁绍的霸业也没有损害;可他却死在了袁绍的麾下,没有得到丝毫宽容。

(裴松之按:公孙瓒上表列举袁绍的罪过,其中提到:“袁绍与原虎牙将军刘勋一同起兵,刘勋立有战功,却因为一点小怨恨被袁绍冤枉杀害,这是袁绍的第七条罪状。”

怀疑刘子琪就是刘勋。

)我虽然不聪明,也不能做到见微知着,但我也能猜到袁绍的心思。

他难道真的认为这三个人该死,惩罚得恰到好处吗?其实他只是想统一山东,扩充兵力去讨伐敌人,又害怕士兵们犹豫不决,无法激励士气,所以才压制王命,尊崇自己的命令,让追随他的人荣耀加身,违抗他的人遭到杀戮。

这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并非是我们这些有志之士的初衷。

所以我以他们为鉴,就算陷入困境,也要拼死一战。

我虽然愚笨,但也听过君子的教诲。

与袁绍兵戎相见,实在不是我的本意,是他的所作所为逼得我不得不如此。

我之所以背弃袁绍,坚守这座城,正是因为君子就算离开本国,也不会去投奔敌国。

如今我得罪了袁绍,被他攻打这么久,你却用这个道理来规劝我,难道不是言辞相同,目的却不一样吗?这可不是君子该有的做法啊!

臧洪在给陈琳的回信中继续写道:我听闻,重义之人不会背叛亲人,忠诚之士不会违抗君主。

所以我向东以本州为亲援,在中扶持郡将以安定社稷,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既能尽忠又能尽孝,怎么会是错的呢?可你却希望我轻视根本、破坏家族,与袁绍对抗到底。

袁绍对我来说,论年龄如同兄长,论情分是亲密挚友。

但如今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我选择离去,只是为了维护君主和亲人,这难道不顺理成章吗?若按照你所说,那么申包胥就应该对伍子胥的行为听之任之,而不该在秦国朝廷痛哭求救了。

如果只想着消除眼前的祸患,却不顾是否违背道义,那实在是大错特错。

或许你看到我被围城许久,救兵迟迟未到,便觉得我应该为了婚姻之义、顾念往日交情,放弃坚守,屈辱求生,认为这样总好过为了道义而城破身亡。

但你可曾想过,昔日晏婴面对利刃也不屈服,南史宁死也不歪曲史实以求生,他们的事迹被画成图像,名垂千古。

何况我如今据守着坚固的城池,有士民的支持,还储备了三年的物资,足以支撑一年的消耗。

我本想匡扶困境、弥补不足,让天下人都能受益,又怎会轻易放弃,像那些敌人期望的那样投降呢!

只是我担心,一旦秋风扬起尘土,公孙瓒挥师南下,张杨、张燕等势力也趁火打劫,北方边境将陷入危急,到那时恐怕局势就难以挽回了。

袁绍应该明白我们的苦心,收兵回邺城整顿军队,又何必在这里大动肝火,在我的城下耀武扬威呢?你指责我依靠黑山军来救援,难道就忘了当初黄巾军联合起来的势力吗?况且张燕等人都已接受朝廷的任命。

昔日汉高祖在钜野招揽彭越,光武帝凭借绿林起义开创基业,最终都能成就帝业。

只要能辅佐君主、兴国安邦,借助这些力量又有何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篡位皇帝的后悔药绝世唐门之终极冰神康庄大佬又被离婚了制霸文娱从西虹市首富开始最强杀人刀武德充沛我只想安心修仙重生五零:悍夫蜜宠小辣妻穿成琴酒弟弟的我奇门医圣在都市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仿生纪元李慕白之前世今生斗破苍穹神之炎帝修罗剑魂电影世界十连抽开局变成一只虚七日逃生游戏[无限]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小福星她五岁半[七零]穿书之皇后总想欺负朕警校垫底的我攻略了警校组第一她病得不轻快穿之十佳好妈妈顾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