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2章 南征荆州(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时我本可以召集更多的兵马,但我常常主动减少兵力,不想过多扩充。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容易使人意气骄盛,与强敌争斗,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灾祸。

所以在汴水之战时,我只有数千兵力,后来到扬州重新招募,也不过三千人,由此可见我原本的志向是有限的。

后来我兼任兖州牧,打败并收降了三十万黄巾军。

袁术在九江称帝,他的部下都对他称臣,将城门命名为建号门,所穿的衣服、使用的器具都仿照天子的规制,他的两个妻子还为争做皇后而争斗。

他称帝的心思已定,有人劝他即刻昭告天下,他却回答说‘曹公还在,现在还不行’。

后来我征讨袁术,擒获了他的四位大将,收编了他的部众,使袁术陷入穷途末路,最终发病而死。

袁绍占据河北,兵势强盛,我自知实力不敌他,但我决心为国家拼死一战,即便为大义牺牲,也足以名垂青史。

幸运的是,我最终打败了袁绍,还斩杀了他的两个儿子。

刘表自认为是汉室宗亲,却心怀不轨,时而与我合作,时而与我对抗,以此来观望天下局势,占据荆州。

我又出兵平定了荆州,至此天下基本平定。

如今我身为宰相,作为臣子,已经位极人臣,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期望。

我现在说这些,如果让人觉得我是在自吹自擂,那是因为我想把心里话说完,所以也无需避讳。

假如国家没有我,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

或许有人见我势力强大,又知道我不信天命,便私下议论,说我有不臣之心,随意揣测我的意图,这让我心中十分烦闷。

齐桓公、晋文公之所以能名垂千古,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兵势强大,却依然能够尊奉周王室。

《论语》中说‘周文王已经拥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却仍然向殷王朝称臣,周朝的德行可以说是最高尚的了’,这就是以强大的实力却能侍奉弱小的表现。

从前乐毅逃到赵国,赵王想与他一起图谋燕国,乐毅伏地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如同侍奉大王您一样;我若有罪,被放逐到其他国家,至死也不会改变,我连赵国的奴隶都不忍心算计,更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

’胡亥杀害蒙恬时,蒙恬说:‘从我的先辈到我的子孙,三代人都深受秦国信任;如今我率领三十多万大军,论实力足以背叛,但我自知必死却依然坚守忠义,是因为我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王的恩情。

’我每次读到乐毅和蒙恬的故事,都忍不住怆然泪下。

从我的祖父到我,都担任着朝廷的重要职位,可以说是深受信任,到了我的儿子曹丕、曹植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我这番话不仅是对诸位说的,也常常对妻妾们讲,让她们都能深刻理解我的心意。

我对她们说:‘等我死后,你们都要改嫁,希望你们能传达我的心声,让其他人都能知晓。

’我所说的这些都是肺腑之言。

我之所以如此恳切地倾诉心事,是因为看到周公用金縢之书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我也担心别人不相信我。

然而,若要我就此交出所统领的军队,归还给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国,那是万万不可的。

为什么呢?我实在是担心一旦失去兵权,就会被人陷害。

这既是为子孙考虑,也是因为我若失败,国家就会陷入危险。

所以,我不能为了贪图虚名而陷入实际的灾祸之中,这是我不能做的。

之前朝廷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没有接受,如今我却想接受,并非是想以此为荣,而是希望以此作为外援,为国家和家族的安稳做长远打算。

我听闻介子推避开晋文公的封赏,申包胥逃避楚国的赏赐,每次读到这些,我都会放下书卷感叹,也以此来反省自己。

我仰仗着国家的威严,手持符节征伐四方,以弱胜强,以小擒大,心中所想的事,行动起来没有不成功的;心中所忧虑的事,也都能妥善解决。

我能荡平天下,不辱没君主的使命,这或许是上天在帮助汉室,并非全是人力所为。

然而,我如今封邑兼管四县,食邑多达三万户,我又有何德何能承受如此厚赏呢?如今江湖还未平静,我不能让出宰相之位;至于封邑,我可以推辞。

现在我归还阳夏、柘、苦三县的两万户食邑,只保留武平的一万户食邑,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他人的非议,减轻一些对我的指责。”

):()白话三国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篡位皇帝的后悔药绝世唐门之终极冰神康庄大佬又被离婚了制霸文娱从西虹市首富开始最强杀人刀武德充沛我只想安心修仙重生五零:悍夫蜜宠小辣妻穿成琴酒弟弟的我奇门医圣在都市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仿生纪元李慕白之前世今生斗破苍穹神之炎帝修罗剑魂电影世界十连抽开局变成一只虚七日逃生游戏[无限]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小福星她五岁半[七零]穿书之皇后总想欺负朕警校垫底的我攻略了警校组第一她病得不轻快穿之十佳好妈妈顾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