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朱捏了捏下巴,十分不解。
)
按理说,推进郑和下西洋应当算作是朱棣的功劳。
现在看到后世之人说,终止郑和下西洋朱棣得背锅,这便让老朱有些懵圈了。
大明2567:说到这个我就来气,是啊,郑和下西洋是带回来了不少金银珠宝,卖出去的香料也赚了大量的银子,甚至给后来的仁宗和宣宗留下了大笔的银子。
可这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大唐002:??后世大明的读书人,你这话是何意?
大明2567:大唐的先贤可能不知道,郑和下西洋赚到的所有银子一锭都没用到朝廷之上,全部进了永乐皇帝的内库里面。
大明003:既然领队的是宦官,自然是皇家自己的事情,和朝廷有什么关系?收获的钱财也自然理应归皇帝所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唐002:似乎说的很有道理,皇帝发起,宦官接手,确实是皇家自己的事情。
洪武位面。
老朱恍然,点了点头,:“老四倒是能算计,用了朝廷的兵,花了朝廷的银子,结果所有钱都进了自己的国库。
朱标也明白了过来,:“怪不得,老四迁都,着《永乐大典》....花了那么多钱都没被朝中大臣反对,原来是用的自己的钱啊。
这老四当真不简单啊!”
大明5678:是啊,赚到的钱都是老朱家自己的钱,大臣们也就眼馋,可这永乐皇帝后面干的事,简直不当人子啊!
大明2678:这个我知道,挪用国库的钱为自己牟利也就算了,他还盯上了朝中大臣的钱!
用胡椒,苏木等香料根据市场价,折成俸禄发给大臣们。
我们做臣子的也要吃饭啊!
给我们一堆香料是怎么回事?
大明1678:要是按照海外的进价给我们发,大臣们还能拿去市场售卖赚点差价,可永乐皇帝偏不,按照这应天府的市场价折算,一点赚头都没有。
大明5678:我有一位亲戚是跟着郑和一起下西洋的。
胡椒海外进价一两银子一百斤,大明市价20两一百斤。
我月俸禄20两,就在国库领了一百斤胡椒,总不能让我一家老小吃胡椒过活吧?真是抠门!
大明6975:最气人的是,我拿着那麻袋胡椒到市场去卖,别说二十两一百斤,因为市场胡椒数量暴增,连十两一百斤都没人要!
割韭菜割到自家大臣身上了,永乐皇帝简直不当人子!
喜欢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