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鲁路修也立刻表态,说他回到部队一定尽快与新战友磨合,因地制宜想想办法。
正事儿聊完,几人又喝了一杯,公爵还要应酬其他将领,就自顾自去了。
只留下希佩尔和鲁路修俩人又喝了一些。
希佩尔对于鲁路修即将重回陆军,也颇为不舍,就拉着他敬了最后几杯酒:
“看来你的脑子好使,已经是殿下和卡尔将军所共知的了,一个个都找你查漏补缺。
咱也算共事一场,临走之前,有没有想到什么优化建议、可以给我们海军?”
鲁路修也知道,今天不吐露一点干货,希佩尔怕是不会甘心。
好在他作为穿越者,知道的军事常识足够多。
一起打了两三天海战,也确实有点心得。
他就爽快地白送了希佩尔两点:“时间太仓促,也没观察到多少问题,就提两点吧。
第一,我们的主力战舰实战航速,都比布列颠尼亚人的同级货色稍微慢一点,我看敌人在巡航作战中已经不携带防鱼雷网了,只在港口停泊时加装以防偷袭。
而我们还在航行时挂网,这个太影响速度和灵活性,又没什么用,赶紧都拆了吧。
还有就是,帝国的驱逐舰技术、鱼雷技术,实在是不合时宜了。
这些规划,都是十年前甚至无畏舰还没出现时代的产物,当时炮击相对于雷击,优势还没那么大。
包括法军也是被这种‘鱼雷制胜论’误导了,才想着搞绿水海军。
以后炮击的精度优势会越来越大,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未来鱼雷会渐渐从核心决战兵器、向战术辅助兵器转变——除非有新的划时代鱼雷投放载具出现,才有可能扭转这一点。
而所谓战术辅助兵器,主要就是拦截敌人的追击、扰乱敌人的阵型。
或者就跟昨晚那样、对失去机动的主力舰远程补刀。
这时鱼雷的航速就没那么重要了,帝国应该转变思路,在现有条件下,弄出相对慢速但节省燃料、也不容易被提前预警的鱼雷,同时大大增加其最大航程。
这种鱼雷,不求‘瞄谁打谁’,只求超远程补刀和赌运气抽杀。
这样还能让鱼雷多发挥几年余热。
另外,正在建造中的主力舰,以后都应该取消鱼雷。
哪怕这样只能节省一点点吨位、优化一下水面船壳曲线、提升系统可靠性,也是好的,总比装个废物强。”
希佩尔喝干杯中最后的酒,也是若有所思。
这些道理,他自己隐约也有意识到,只是没有拉到如此宏观的角度通盘整理过。
防鱼雷网防御效果确实不佳,也就是聊胜于无,但挂上之后,普遍会导致军舰减速23节,这个代价还是太明显了。
有了这次的实战经验检验,也确实该促成公海舰队提前撤网了(原本历史上,发展到1915年,海军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逐步在作战航行状态下撤网)
而近年来,火炮和火控科技的进步速度,也比鱼雷技术的进步要快多了。
鱼雷真正大杀四方的时代,其实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那时候可能五公里以外,主炮就完全打不准了,雷击舰可以轻松顶着炮火逼近到鱼雷射程内。
而无畏舰时代来临后,鱼雷的发挥空间确实在越来越小。
当主炮能在越远的距离上精确命中后,雷击舰都冲不到放鱼雷的位置,鱼雷的精确打击也就没意义了。
当然如果是给潜艇用的鱼雷,考虑到潜艇可以隐秘靠近到距离敌人很近的地方突施偷袭,鱼雷的航速指标还是很有用的。
但给未来水面舰艇用的鱼雷,或许真该换一个努力方向。
主力舰也该全面去掉装鱼雷的计划。
“这些我会考虑的,不过海军高层也未必会听我,要解决这事儿,还是得有我们自己能够掌握的海军武器工厂。
咱都是纯军人,没钱,只能指望巴里亚王室,看看公爵殿下有没有兴趣找到钱投资了。
而且在建中的那几艘主力舰,也不知道帝国还会不会足额投入资源如期建成。
现在陆军那帮人抢夺钢铁等资源抢得太厉害了,其实船厂很多时候都是半开工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