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教授点点头:“已经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孩子寄来了信。
有人说想问问月亮疼不疼,有人说想知道影子是不是另一个自己,还有一个五岁男孩写道:‘如果我不做梦了,是不是就再也见不到死去的奶奶了?’”
我闭上眼,仿佛看见那些信纸在火焰中蜷曲、升腾,化作光尘落入江流,唤醒沉睡在基因深处的共情本能。
第二天清晨,我们前往东京郊外的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
凭借伪造的身份文件和一段预设的量子密钥,我们成功潜入B3层梦境监测实验室。
监控屏幕上,数十条脑电波曲线交织跳动,其中一条格外醒目??代号X-09,患者名为佐藤良子,62岁,退休教师,过去三十年间从未离开过日本。
但她的梦境记录显示,她反复进入同一个场景:1983年莫斯科近郊的一间地下档案馆,昏黄灯光下,一名中国男子正在查阅一份标有“Aurora-7”
的文件。
每次梦到此处,她都会听见对方低声自语:
>“如果历史可以被一个问题改写,那谁才是真正的执笔人?”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当研究人员将这段梦境投影还原成三维影像时,发现那个“中国男子”
的面部特征,竟与我年轻时的照片高度吻合。
“这不可能……”
我盯着屏幕,声音干涩,“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有人在观察我。”
朱韵却神色冷静:“不是她在梦见你。
是你在通过‘归墟’的共振场,向她传递记忆碎片。
就像水波荡漾,终会触及彼岸。”
我们正欲进一步调查,警报突然响起。
安保系统检测到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行为,全楼进入封锁状态。
就在我们准备撤离时,实验室角落一台废弃的传真机竟自行启动,吐出一张纸:
>“不要相信静默议会的分裂传言。
他们中的‘提问者’,其实是被反向感染的傀儡。
真正的危机,是他们已经开始制造‘伪疑问’??那些看似深刻、实则导向虚无的问题,目的是耗尽人类的好奇力。”
>
>??Y
我认得这个署名。
“Y”
,是当年“归墟”
创始团队中唯一失踪的成员,代号“织网者”
。
他曾预言:“当问题成为流行时尚,真理就会穿上谎言的外衣。”
朱韵迅速撕下纸张收好,低声道:“我们必须加快进度。
他们在学习如何模仿‘归墟’的语言,甚至可能已经开始培育‘人工疑问病毒’。”
当晚,我们藏身于一间废弃的电话亭式胶囊旅馆。
窗外霓虹闪烁,城市喧嚣如潮水般涌来。
我靠在窄小的床铺上,思绪翻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