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苏云溪被他们的对话逗得笑了出来,才意识到周围还有人看着,连忙从陆砚之身上爬起来。
陆砚之也跟着起身,伸手拍了拍她身上的雪花,又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仔细地绕在她的脖子上,裹得严严实实。
按照祁县的风俗,新人结婚前几天不能见面。
陆砚之的手指轻轻抚摸了她的脸,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舍,“我先送你回家。”
最后苏云雷和苏云强两人只能骑车回家。
小李和赵峰也很有眼色,默默坐进了吉普车的后排。
陆砚之拉开副驾驶的车门,扶着苏云溪坐进去,然后绕到驾驶座,发动了车子。
苏云溪偷偷侧过头看他,他握着方向盘的手骨节分明,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军大衣的领口敞开一点,露出里面的毛衣,侧脸的线条在车灯的光影下显得格外硬朗。
认真做事的陆砚之,总是带着一种让人移不开眼的帅气。
一想到再过几天,他们就要结婚,就要成为真正的一家人,苏云溪的脸就忍不住发烫,心跳也快了几分。
婚礼的前一天,清水村苏家院子里热闹得像过年。
李秀珍的娘家人,她的哥哥嫂子、弟弟弟媳,还有几个侄子侄女,一大早就挎着篮子来了,篮子里装着自家腌的咸菜、晒的干货,还有给苏云溪准备的贺礼,有手工纳的鞋垫,也有扯的新布料。
王富贵已经通知过,以后清水村的村民收了药材,以后都可以送到苏家收购。
虽然这年代是集体主义,但是如果苏家在县里还真的能开医馆的话,那就是过了公家的明面,也不算什么大事。
消息灵通的人,已经知道国家今年会有大政策,所以现在有点头脑的人都在观望,在每个年代都会有这样一批人,能体现嗅出政策的新风向。
这年代的农村,结婚讲究的是热闹、实在。
前一天要搭棚备宴,村里的男人们早早地就来帮忙,从公社扛回来了桌椅板凳。
在院子里搭起临时的灶台,去河边挑水,帮忙劈柴。
女人们则围在厨房里,摘菜、洗菜、切菜。
苏大军一大早去镇上供销社半扇猪肉回来。
猪肉金贵,现在的人都不舍得吃,而且又贵,办喜事才能大方一回,其他的青菜、萝卜、土豆,都是自家地里种的。
这次苏大军直接扛了半扇猪肉回来,看的来帮忙的村民们直咽口水。
凭这半扇猪肉,大家都知道苏家是真的有底气了。
以前住的房子都是烂泥房,可是这半年来,房子都换成青砖瓦房了,这苏家一家都很少去地里上工分了。
村里人都淳朴得很,乡里乡亲谁家有事,不用招呼,都会主动来搭把手。
张婶和李婶带着几个大娘和年轻媳妇儿,给苏家的窗户、门框都贴上了大红的窗花和喜字。
到了夜晚,院子里的热闹渐渐散去,厨房里还留着几个婶子帮忙收拾,李秀珍还在昏黄的油灯下忙碌。
苏云溪出嫁穿的嫁衣早就做好了,是李秀珍熬了好几个夜晚,亲手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这件嫁衣的样式,还是苏云溪之前画了图纸给她的,不像村里姑娘出嫁时穿的大红花袄那样臃肿,而是收了腰,领口和袖口都做了精致的滚边,裙摆是微微散开的样式,既好看又利落。
因为是冬天,李秀珍特意在里面缝了一层薄薄的新棉花,棉花弹得松软又均匀,一点都不显得臃肿,反而衬得人腰身纤细。
她还在嫁衣的领口、袖口和裙摆上,绣了淡粉色的桃花图案,一针一线都绣得格外细致。
其实嫁衣早就缝好了,可李秀珍还是忍不住拿在手里,一遍一遍地检查,生怕哪里漏了一个线头,哪里绣得不够好看,委屈了女儿。
苏云溪坐在床边,慢慢梳理着自己的长发,然后用自制的软棒给卷起来,这是她看书时从外国杂志上学来的,这样等到明天出嫁时,就是一头卷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