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且,段成式听到兴庆宫,就会立即认识到《辛公平上仙》的实质,也就不会把它当成一个鬼故事记录下来,甚至有可能去向皇帝告发。
所以讲述《辛公平上仙》故事的人,采用了巧妙的曲笔,让外人一时无法参透它究竟是写实,是演绎,还是纯粹的想象。
但是,阴兵入宫的路线刻意偏差,皇帝举行宴会的殿宇位置也不正确,所有这些错误的细节都在提示,弑君的场所其实并不在大明宫中!
长安城中三座大内,《辛公平上仙》避开了兴庆宫和太极宫,避免直指先皇之死,也因为在天下万民的心目中,唯有“如日之升”
的大明宫,才能代表大唐皇帝的无上荣耀,才是大唐唯一的、真正的皇宫。
全明白了。
裴玄静明白了,为什么宋若昭千方百计要把第三十三象中的红色变字解释为神迹,因为她和她的小小柿林院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可怕的真相。
宋若昭一定是知情人!
她从第三十三象的变字中窥伺到了杀身之祸,为了自保,只能铤而走险在凌烟阁中制造出第三十三象的显影。
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说服皇帝一切都是鬼神所为。
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把自己和柿林院彻底摘出去。
毕竟在凌烟阁发生异象之前,最后一个开启过金匮,研究《推背图》的人正是宋若华。
现在裴玄静更加确定了,所有的一切都和鬼神没有丝毫关系!
是有人在暗中主导。
裴玄静还没有证据断言,《辛公平上仙》和《推背图》第三十三象的变字背后是同一股力量,但分别来看,二者都有着脉络分明的计划,和坚决有效的执行。
就从自己亲历的凌烟阁异象来说。
第一二次凌烟阁中发生“猿猴戏火球”
异象,彼此相隔十天。
制造这两次异象的人能够自由出入凌烟阁,说明其在宫中自有路数,能够弄到戒备森严的凌烟阁的钥匙,也可能在负责守卫的神策军中有内应。
总之,前两次的显影十分完美,猿猴不仅出现在凌烟阁的窗户内,而且连蹦带跳相当活跃。
这两次显影的目的,就是引起众人的注意,并最终引起皇帝的注意。
之所以选择第九象“猿猴戏火球”
,一是因为此象才为宋若华所解,二是因为皇帝耗尽了大半生的心血致力于削藩事业,绝对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果然,两次显影发生后,皇帝特意造访凌烟阁,并打开金匮检查《推背图》,看到了第三十三象中两个红色的变字。
《推背图》第三十三象尚未得到破解,对皇帝来说,其含义本是模糊不清的。
但是第三十三象的诗句发生了如此诡异的变化,使皇帝对它所预言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关切。
于是他召来宋若昭,命她揭开凌烟阁异象之谜,同时解释第三十三象的两个变字。
皇帝之所以找了宋若昭,表面上因为《推背图》原先就由宋若华负责解释,宋若昭袭了大姐的女尚书之职,从才学和职务来说都是第一人选。
但除了这些理由,还有一层深藏不露的原因:皇帝怀疑第三十三象的变字是宋若华所为。
不是吗?除了宋若华,谁还有机会接触到锁在金匮里的《推背图》?写在纸上百年的字,怎么可能突然发生变化?
若非鬼神之力,就只能是人为。
如果是人为,宋若华当然就是第一个怀疑对象。
只不过她已经死在三年多前,即使真是她干的,她的动机也死无对证了。
皇帝命她的妹妹宋若昭接手此事,恰恰是出于这一层疑心。
以宋若昭的冰雪聪明,怎么会想不到这些?
第三十三象的变字究竟是否宋若华所为,裴玄静还无法下结论。
可是,通过这两个红字的变化,第三十三象确凿无疑地预言了一桩弑父弑君篡位的凶案,难怪宋若昭会那么恐慌。
宋若昭知道,皇帝早晚会了悟到第三十三象变字的含义,也必然会因此而暴怒。
到那时,他必将所有的罪责和愤怒都倾泻到宋家姐妹的身上。
毕竟,她们是最弱小也最容易惩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