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即使叛乱平复,他也无力保护杨玉环了。
她要想活下去,只有离开大唐。
两人在青城山的神女洞中匆匆一别。
杨玉环涉水东去,玉龙子象征着李隆基最后的爱意,一路守护着她。
一年后,玄宗皇帝以太上皇的身份返回长安,不久即被肃宗皇帝赶出兴庆宫,移居到年久失修的西内太极宫中,在孤寂和悔恨中苦度光阴。
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以寻找贵妃的魂魄为由,派道士杨通幽去日本看望杨玉环。
这样做无疑将冒巨大的风险,但玄宗皇帝用一样东西使道门愿为之往:玉龙子。
他承诺,只要道士肯去东瀛,就能用他和杨贵妃约定的密语,取回她手中的玉龙子。
玉龙子就这样重返大唐,并被道门秘密保管起来。
为了确保玉龙子的安全,司马承祯道长将玉龙子送到了台州的天台山上,并以天台山为据点,重整因安史之乱而混乱不堪的道教各门派,使天台山成为了道教南宗的圣地。
司马承祯仙去后,保护玉龙子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继承人冯惟良的身上。
可以说,自玄宗皇帝晏驾后,整整一个甲子,玉龙子的秘密被很好地保守住了。
元和元年末的冬天,一首《长恨歌》横空出世。
谁都没有想到,白居易在王质夫的怂恿下写出这首长诗,并经他的指点,将有关马嵬驿的种种真相,乃至玉龙子的秘密,统统以打哑谜般的手法写进了诗中。
王质夫是怎么知晓这一切的?
裴玄静只能推测,王质夫应该是凭借他与王皇太后之间特别密切的关系,才从族妹的口中听到了这些皇家隐情。
直到此时,裴玄静也终于明白了,当王质夫无故失踪时,王皇太后如此急迫地寻找他,其实是不顾一切地要阻止秘密泄露,因为她深知玉龙子的秘密将掀起轩然大波。
但是,即使情势危急至此,她仍然要刻意瞒着皇帝。
似乎在皇太后的心目中,天底下最不应该得到玉龙子的,就是她的亲生儿子——当今圣上。
正因为皇太后的这个执念,裴玄静被深深地卷了进来,无法自拔。
她虚弱地说:“我好像有点儿知道,王质夫怎么会突然失踪的了。”
“唔?”
“我们假设王皇太后将玉龙子的秘密告诉了王质夫,而王质夫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相关的内容巧妙地埋设进了《长恨歌》中。
《长恨歌》诞生至今已十年有余,流传大江南北,极受民众的喜爱,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试想,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难道就没人注意到诗中的‘纰漏’之处吗?”
崔淼沉吟道:“我想,一定会有。”
裴玄静回忆起在蔷薇涧与陈鸿的对谈,当时,陈鸿就明显地表示出了怀疑。
只是因为手上的线索太少,所以他与真相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但是其他人呢?
王质夫原先在蔷薇涧隐居得好好的,元和六年突然决定应白行简之邀远去梓州幕府,有没有可能是在躲避什么?周至县离长安太近,东川至少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意思。
更有可能的是,王质夫自己对于玉龙子的去向尚有不确定之处,于是想借此机会深入蜀地,亲身探访一番。
崔淼说:“如此想来,王质夫在李逢吉赴任东川时辞职离开,也就有迹可循了。”
李逢吉是皇帝的亲信,皇帝派他去东川执掌幕府,使王质夫感到不安,于是他再次决定一走了之。
不过,王质夫所面临的威胁很可能更加具体而凶险,所以他给两位和《长恨歌》有紧密关联的朋友——陈鸿和白居易分别寄去了警告信。
他不敢在信中直接陈清原委,只能暗示二位自己遇上了麻烦,且与《长恨歌》有关。
裴玄静说:“他担心这回自己可能会遇害,所以才在信中点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希望给陈鸿和白居易留下找出玉龙子暗语的线索。
而且,他显然更相信白居易,因而进一步给他寄去了玄宗皇帝的御注道德经,几乎等于将暗语和盘托出了。”
“但若非静娘,任凭谁都解不出暗语的。”
崔淼的语气中充满骄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