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应是苏蕙将窦滔偏宠的赵阳台比为汉代赵飞燕,讽喻她祸乱汉室,令成帝死于非命。
但苏蕙又强调说,赵氏进谗终会败露,丈夫最后总会分辨出谁好谁坏,体谅到自己的一片真心。
再看这一首:‘长君思,念好仇。
伤摧容,发叹愁。
厢东步,阶西游。
桑圃憩,桃林休。
扬沙尘,清泉流。
翔孤凤,巢双鸠。
’表达女子与丈夫分别后的思念,触景生情,感人至深……还有这首诗我也很喜欢:‘鸣佩飘玉,风竹曳音。
飘佩鸣玉,步之汉滨。
’先用四句描写丈夫的翩翩风采,赞美他那潇洒的身形、文雅的气质。
然后又写到自己:‘姿艳华色,翠羽葳蕤。
华艳姿色,冶容为谁。
’是感叹自己空有如花美貌,又以翠羽和香草妆点,打扮得华艳无比,却因为心爱的丈夫远离,没有人能够欣赏……”
宋若昭抬起头来,嫣然一笑,道:“炼师想要一首一首解读过来吗?那可得花不少时间呢,不如再尝一口柿饼吧。”
裴玄静还她一笑:“多谢四娘子好意,柿饼就不必了。
诗,也品评到此,足够了。
我想以四娘子的学识修养,应当能得出结论——无‘心’《璇玑图》中的回文诗固然称不上首首精品,但均言之有物,饱含深情,而且是真正的女儿声调,确实像出自一个才女之手。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都知道,如今流传于世的《璇玑图》,是另外那一幅中央有红色‘心’字的《璇玑图》。
所以,《璇玑图》是如何形成这两种不同版本的?究竟哪个版本才是苏蕙原创的《璇玑图》呢?”
她停下来,紧盯着宋若昭,道:“就我个人而言,喜欢无‘心’《璇玑图》远胜于广为流传的有‘心’《璇玑图》。
我也愿意相信,无‘心’《璇玑图》才是苏蕙创作的原始版本。”
“是吗?”
宋若昭反问,“可是宫中所藏的《璇玑图》都是有‘心’的版本。
如果真像炼师所说,非苏蕙原作,那么这个版本的《璇玑图》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据我推测,可能是因为《璇玑图》循环往复均可成诗,所以并没有上下左右的区别。
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抄写方便,有人就在中央空白处添了一个‘心’字,以示为中心所在。
久而久之,便与其他八百四十字混为一体了。
巧合的是,围绕着这个‘心’字又能读出不少诗来,于是便以讹传讹,以这个版本的形式流传开来。
更有甚者,为了能够配合‘心’字成诗,后人又在原版的八百四十字中做了些修改,令此有‘心’的《璇玑图》成诗数目大为增加,虽然其中不少都平庸晦涩,但研究《璇玑图》的风气就是要读出越多的诗越好,所以便无人追究诗本身的韵味品质,而只求数量了。”
“但是,当年则天皇后作序的《璇玑图》就是中央有红‘心’的。”
宋若昭突然抬高声音,像是要以气势压人,“我们在宫中所见的《璇玑图》藏品,均为此版本。
难道炼师要说则天皇后也以讹传讹,拿一个错误的版本发诸天下?”
“为什么不可能?而且我以为,恰恰因为则天皇后也搞错了版本,才使得这个有‘心’的《璇玑图》广为流传,苏蕙的真本反而湮灭无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