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446章普鲁士团军投降与腓特烈王储到访维也纳
1873年9月25日,普鲁士第三集团军加上第一巴伐利亚军剩余兵力约15万人在代理集团军司令施泰因梅茨將军的带领下向法国的巴赞元帅投降。
包围他们的法军有足足三十四方人,在法国巴赞元师的指挥下,层层叠叠地布置在普利姆周围的高地上。
在抵抗了一个多月之后,弹尽粮绝的普军终於支撑不住了。
据说在最后几天,土兵们只能靠煮皮带和树皮充飢,伤员们因为缺乏药品而大批死去。
就在五天前的9月20日深夜,一场暴雨为普鲁士王储腓特烈的突围创造了机会。
基希巴赫將军和卡默克將军率领精心挑选的两万四千人,拋弃了所有的重装备,只携带轻武器和三天的口粮。
他们选择了法军防线最薄弱的东南方向,那里是一片沼泽地,法国人认为大部队无法通过。
然而排特烈王储赌对了。
暴雨使沼泽地的水位上涨,反而让一些原本无法通行的地方变得可以涉水而过。
突围部队分成数个纵队,在当地嚮导的带领下,整夜在泥泞中跋涉。
到黎明时分,他们已经突破了法军的第一道防线。
接应他们的是奥地利加布伦茨將军指挥的第五军团。
这支六万人的精锐部队携带了大量的火炮,相当於十万人军队的火炮数量,包括一直没援助给普鲁士的155毫米毁灭者榴弹炮、240毫米日炮和一些新装备。
法国北非第7军和第11军被部署在希勒斯海姆到育德斯多夫一线,任务是阻止奥地利军队西进。
这两个军的主力是从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东部徵调的殖民地部队,包括著名的祖阿夫兵团和阿尔及利亚轻骑兵。
这些士兵在北非沙漠中英勇善战,但面对莱茵兰的秋季,他们显得准备不足。
许多人仍穿著適合炎热气候的薄军服,谁也没预料到这些天的气温下降的如此之快,这些北非人在冷雨中瑟瑟发抖。
同时,他们低估了奥地利带来的火炮,这些火炮的质量、数量、口径都远超他们的想像。
奥地利第五军团的第八独立火炮师装备的新式280毫米攻城白炮,射程达到了惊人的8.7公里,而法军的野战炮最大射程不过5.7公里。
更要命的是,奥地利的暴风突击部队的一部提前渗透进了法军后方,也不是为了伏击什么的,而是在切断法国人的有线电报,这让至少四分之一的法军失去了联繫。
战斗在9月23日凌晨打响,奥地利的重炮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开始了猛烈的轰击。
巨大的炮弹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在法军阵地上爆炸,掀起的泥土和碎石如雨点般落下。
当奥地利步兵发起衝锋时,法军各部队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
第7军司令部完全失去了对前线的控制,命令无法下达,情报无法上传。
正在这时,腓特烈王储率领的突围部队从背后杀到。
基希巴赫將军的部队虽然疲惫不堪,但求生的欲望让他们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在两面夹击下,法军的防线很快就出现了漏洞。
奥地利骑兵如潮水般涌入,法军阵线被彻底击溃了。
据战后统计,这一仗法军有两万多人被俘,大量军需物资落入奥地利手中。
不过,相比於普鲁士第三集团军的覆灭,这个伤亡对於正在凡尔赛宫指挥作战的拿破崙三世还是能接受的。
另外,梅茨这个號称“帝国之盾”
的要塞,这个硬骨头啃了好几个月终於也拿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