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同年春,刚刚北巡回来的武帝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北),于太室庙祭祀;同时为即将进行的一件大事做准备工作。
这件大事,就是历代帝王借以彰显自己文治武功的最高级的祭祀活动——封禅。
四月,时年四十七岁的武帝刘彻登临泰山,正式举行封禅大典:先祭天神,称为“封”
;再祭地神,称为“禅”
。
礼毕,武帝意犹未尽,又立即东行,来到海边,准备亲自乘船出海,寻找蓬莱仙人。
群臣纷纷劝阻,武帝根本不听;最后是东方朔温言进谏,武帝才悻悻作罢。
恰在此时,随同出行的侍从官霍子侯(霍去病之子)暴病身亡。
武帝甚为哀伤,遂下令回返。
不过,回程的路线,他却不走直线,而是绕道北上,到达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接着巡视了辽西郡,然后沿着北方边塞到达九原(五原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最后才回到甘泉宫。
据史书称,此次封禅东巡,武帝行程一万八千里。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五十一岁的武帝刘彻又进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巡。
他先是前往盛唐(今安徽省六安市);接着登临九嶷山(今湖南省宁
远县西),在此祭奠舜帝;之后,又前往灊县(今安徽省霍山县),登临天柱山(霍山县西南);继而从寻阳(今湖北省武穴市东北)乘船东下,游览长江。
此次出游之盛,史书形容为“舳舻千里”
。
据说,武帝刘彻还亲手射中了江中的一条蛟龙,并将其生擒。
蛟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不太可能真的存在。
也许,武帝射中并擒获的只是一条大鱼,但史官为了阿谀奉承,就写成了蛟。
最后,武帝在枞阳(今安徽省枞阳县)登岸,转道北上,前往琅琊,接着沿海岸线而行,一路祭祀沿途的名山大川……
此后,武帝刘彻依旧年年出巡,几乎没有一年落下。
直到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即他去世的两年前,时年六十八岁的武帝刘彻依然进行了最后一次东巡。
他来到东莱(今山东省莱州市)海滨,企图出海寻觅神仙。
群臣拼命劝阻,他也不听。
后来是因为一连十几天“大风晦冥,海水沸涌”
(《资治通鉴·汉纪十四》),根本没法出海,刘彻才不得不放弃。
从四十四岁“始巡郡县”
,到六十八岁最后一次出巡,武帝刘彻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年份都在进行各种巡游,而且大多数出巡的规模都十分浩大——可想而知,会给天下郡县和各地百姓造成多么沉重的负担。
从大历史的角度和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汉武帝刘彻绝对是中国历史
上屈指可数的雄主之一;但对于生活在武帝一朝的百姓而言,这样的雄主越是“有为”
、越是喜欢折腾,他们的痛苦指数就越高,付出的代价也就越为深重。
这就是历史的悖论。
每一个大时代下的芸芸众生,都只能在这样的历史悖论中艰难求存。
当然,为了促进国家、民族等共同体的强盛与繁荣,有些代价是不得不付出的,但毋庸讳言的是——有些却只是“肉食者”
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对百姓的过度榨取。
前者是发展的代价,即便痛苦也必须承担;后者则是无谓的牺牲,只能通过文明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加以避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