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廷尉监立刻逮捕了太子刘迁、淮南王后,并派兵包围了淮南王宫;同时,在整个淮南境内展开大搜捕,将参与谋反的刘安门客悉数捉拿归案,并缴获了大量谋反的证据。
廷尉监无权逮捕诸侯王,只能一边将刘安软禁在王宫中,一边将案情上报。
武帝刘彻依例派出宗正(专门负责皇族事务的官员)前往淮南,欲将刘安抓到京师问罪。
元狩元年十一月,独困于王宫之中、彻底成为孤家寡人的刘安,终于万念俱灰,趁着朝廷宗正还没到,自杀了。
随
后,在武帝刘彻的授意下,由丞相公孙弘和廷尉张汤主导,朝廷开始穷追猛打、大肆株连,对所有涉案人员及稍有牵连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清洗。
首先,淮南王后、太子刘迁被斩首,所有参与谋反的门客全部族诛。
其中,武帝念及伍被曾多次劝谏刘安,打算赦免伍被,张汤却强烈反对,说:“伍被是为刘安出谋划策的首要之人,罪无可赦。”
伍被旋即被诛杀。
接下来,就轮到朝中所有被刘陵拉下水或曾与刘安有过交往的达官显贵了。
其中,太中大夫严助被控与刘安结交,私议朝政,收受巨额贿赂。
武帝认为他的罪行并不严重,有意饶他一命,可张汤却再度反对,说:“严助出入禁中,是陛下的心腹之臣,却私下与诸侯如此深交,若不诛杀,日后便难以治理了。”
于是,严助也被斩首弃市。
最后,也是此案最大的余波,就是勾连出了另一起大案——衡山王谋反案。
衡山王刘赐是刘安的胞弟,按当时的连坐之法,即使他是清白的,也必须问罪。
所以,当刘安谋反案刚爆发时,有司就向武帝奏报,要逮捕刘赐。
武帝表态说:“诸侯各自都以自己的封国为根本,不应连坐。
此事就交由丞相、列侯和诸位大臣一起商议吧。”
刘赐看似躲过了一劫,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武帝刘彻如此表态,无非是想看衡山王作何反应。
如果他
够聪明,此时就该立刻执行朝廷的“推恩令”
,那可能真的啥事也没有了。
只可惜,不知刘赐是执迷不悟还是心存侥幸,总之,就是没有采取任何免祸的动作。
这就不能怪武帝刘彻没给他机会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正如燕王、齐王等人一样,衡山王刘赐的家里面也是一堆破事儿。
举凡烂俗古装剧中的那些不入流情节,在刘赐的王宫中几乎都上演了,如父子不睦,兄弟阋墙,老爷子厚此薄彼、儿子们争权夺利;王后与姬妾们争风吃醋,姬妾施行巫蛊害死王后,“小三”
上位;还有儿子与父亲侍女私通,女儿与奴仆、门客私通,太子对后母性骚扰;等等,总之就是一片乌烟瘴气。
此外,据司马迁记载,衡山王刘赐确实也有不少谋反的迹象。
比如,早在元光六年,刘赐便因侵夺民田之事,被朝廷有关部门奏请逮捕;武帝刘彻虽然没同意,却以此为由,将衡山国二百石以上官员的任命权收回了朝廷。
这种釜底抽薪之举,是武帝对付诸侯的一贯招数,目的就是把诸侯置于朝廷的掌控之中。
对此,刘赐极为愤恨,便与门客张广昌等人开始谋划,“求能为兵法侯星气者”
,即暗中招揽精通兵法和占星望气之人,然后日夜“密谋反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刘赐和刘安既然是一母同胞,大哥刘安蓄谋造反,刘赐自然知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