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同样也是类比东深供水工程的水源合作模式,呼吁在纯粹关乎民生福祉的住宅问题上,应摒弃非此即彼的政治立场上无意义的争论。
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支持小林生的务实选择,并呼吁民众也应感谢大陆方面能提供这般质优价廉的建材来源。
读罢全文,金庸目光中流露出赞许之色,点头夸道:“好,这篇社论写得很好!
此论立场清晰,切中肯綮。
《明报》在此事上,就应当秉持此等公心与识见,力挺置地集团和小林生到底。”
闻言,王阳脸上一丝轻松,然后又是恰到好处的恭维道:“查生,说来现在这局势,也多亏了您上回那篇《侠之大者》掷地有声,字字千钧的效果。
就是经您这妙笔一颂,小林天望已被您推上‘为国为民’的神坛。
他纵有三分迟疑退意,今时今日,只怕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将这‘居屋’惠民的康庄大道走到底了。
可以这么说,单您这一篇文章,推动的就是莫大的实际福祉,功德无量啊!
若非您那篇雄文定鼎乾坤,这‘居屋’计划,怕还只是在纸面打转呢!”
王阳看是在拍金庸的马屁,实则也的确是一语点破了金庸这妙笔背后无形的威压与阳谋。
通过这样的一篇宏文,为小林天望立起道德丰碑,亦变相捆住他的手脚,逼他不得不以行动兑现承诺。
金庸则是笑着放下文稿,摆摆手,神色淡然地说道:“阿阳,你这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能传出去。
当日我落笔之时,只为小林生的这份气魄所动,联想到小林生之前的种种作为,心潮激荡,信笔抒怀,哪思虑到这些牵绊束缚?单纯只是觉他担得起‘侠之大者’四字,没忍住胸臆直抒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林生拿下置地之前,真可谓锋芒毕露,日日是报章焦点。
怎么这‘居屋’计划轰轰烈烈落定后,关于他本人的新闻反倒沉寂了?如今的舆论风暴,置地是主体,他倒成了‘幕后推手’了?久不闻他的花边轶事,竟有些不习惯了。”
金庸此言中的意思,便是道出了小林天望近期刻意收敛锋芒,反倒是藏于幕后的这些转变。
王阳闻言,便立刻从桌角抽出了几份当日的报纸,指着财经版角落几块不起眼的“豆腐块”
报道,说道:“查生,非无新闻,只是少了以往那些惊世骇俗的爆炸点。
喏,这几日散见报端的零星报道,内容大同小异。
小林生如今,可是务实得紧,除了置地董事会那几个必要的公开露面,几乎是沉在水底。
天天都在忙,忙得脚不沾地。”
金庸闻言,扫了几眼这些豆腐块上的内容,无外乎是“小林生昨日现身某会”
、“小林生听取某公司汇报”
之类的常规财经类短报,并无什么稀奇和亮眼的地方。
金庸点点头,表示理解地说道:“也对。
置地集团何等庞然巨物?百年英资积淀,枝叶盘根错节。
他小小年纪,纵有泼天名望与手腕,初掌权柄,头三把火之后的整顿磨合才是真功夫。
理顺人事,熟悉业务,平衡各方……每一项都足以令人焦头烂额。
想来他此刻,必是困在中环那处置地大厦顶层,没日没夜地开会、批示、接见各路经理,力求将那张庞大的关系网先抓在手中吧?”
金庸本身作为《明报》的掌舵人,深知经营庞杂事业之不易,尤其是小林生还如此年轻,他只要代入其中,就已经觉得单纯“置地集团”
这份沉甸甸的压力足以吞噬一个人所有的闲暇了。
,!
金庸的判断十分符合常理,在他看来,这么一个年轻的新东家,想要控盘好置地这样的巨轮,又岂能不亲自坐镇呢?但是,王阳却摇了摇头,说道:“查生,这一点,恰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